从地震之后我就习惯了坐在电视机前面,以前我是不太看电视的,现在一天看的电视比我以往一个星期看的还要多,可能达到以往三个星期的总量吧,这么一算,现在我一星期看的电视顶到以往五个月看的,这么一换算就很吓人。因为看电视多了,所以只要是电视里放的东西我已然很熟悉,尤其是四川地震的事,大部分的画面我都是在看重播。包括一些电视剧,是我从前根本不看的,但现在在几个台穿插着看,然后在头脑中把它们按原来(?)的次序组装起来--这个我拿手啊,因为是编小说出身的,而且好在我们的电视剧特有规律可循,基本你看演员的表情就知道下面的情节该怎么走了,演员们都很敬业,事先读过剧本,也揣摸过人物,我看个大概齐就看明白了。我一点也没有为此感到骄傲,因为人家本来就是编给张大爷李大妈看的,弄复杂了大爷大妈们看不明白就该起急了,一起急对心脏就不太好,医生们就又要加班了,对电视剧的编导来说就不德艺双馨了啊。所以人家这么抡,心里想的是大众,真不容易啊,编得连我妈妈都爱看。
所以除了看新闻,我更多地看访谈,看探索,看动物世界。后面两个不能多说,因为好像标签似的,所以就不说了。就说访谈吧,我今天看了董卿访歌唱家黄英,真是一个好片子,黄英说的唱的包括她的形象都是一流的好。我看了访谈才知道她出身在上海的一个工人家庭,完全是自己奋斗出来的。当然了多亏她遇到的几位好老师。这样的事放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好像都有点不可思议了,但愿地震之后人际又发生较大裂变,我们还能回到从前,甚至比从前更好。记得好多年前我就在电视上看到过黄英,那时候她看上去没有现在成熟,在台上也还有点生涩,这是我对她的感觉。但她是一个能给人留下印象的人,当时就是这样。我看过她一次之后就记住了她,然后我在写小说《帐蓬》的时候就用了她的名字--女主公就叫黄英。那小说写的是一个男的总也找不到对象,谈一个不成,谈一个不成,后来找到一个叫黄英的,很风骚的女子(跟歌唱家黄英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两人一见钟情,终成眷属。没想到事隔小十年,如今帐蓬竟然成了紧俏物资。还有,我现在手上正写着的一个长篇,竟然也是男主人公找不到对象,谈谁都不成(当然他有更加深层的原因,原谅我在这里不说),也是一个风骚的女子在接近他,只是这一次更加复杂,连风骚的女子好像也不管用了。--用韩寒的话说,真的是很轮回。
博主附言:我这是扯闲篇不是写文章,小朋友千万不能学啊,会学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