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肾病科来了3个“杨素贞” 医院多重“保险”防张冠李戴

(2010-03-11 02:10:40)
标签:

杂谈

肾病科来了3个“杨素贞” 医院多重“保险”防张冠李戴

近半个月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科的医生和护士们格外“小心翼翼”,因为一个有趣的巧合,他们的工作量加大了很多。2月24日、25日两天,他们收治了3个年龄相近的婆婆,名字都是“杨素贞”,为避免因重名发生意外,医院对这3个特殊的病人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虽然其中一位病人后被证实为“杨淑贞”,为安全起见,医院仍将特殊措施沿用至3位病人出院。

24小时内 进来3个“杨素贞”
2月24日下午,家住红星路附近、80岁的杨素贞因高血压被两个孙子送到了二医院,诊断后进入肾病科,病床号为17。令医生、护士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肾病科又陆续接到两位病人,家属说名字也叫“杨素贞”,年龄也很接近。79岁的杨素贞病床号为6,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83岁的杨素贞在2号病床,诊断为老年瓣膜退化性心脏病。
“真的是太巧了,24小时之内进来3个同名同姓的人,年龄都还差不多”,肾病内科主管护师魏家行说,83岁的“杨素贞”是3人中最后一个入院的,因为实在巧合,登记时医生还向家属确认了好几遍到底是不是这3个字,家属坚称就是“杨素贞”,直到上周三,家属将老人身份证带来才更正为“杨淑贞”。
四重“保险” 防止出错
二医院内科护士长姚倩说,得知同名情况后,25日当晚她就通知了值班医生和护士注意不要将3人搞混,26日的晨会上,又将这一情况向全院汇报。医院先后采取了4重“保险”防止因重名发生意外:与其他病人床头巴掌大的病历卡不同,“杨素贞们”的床头都贴了一张A4纸打印的“注意事项”,上面详细标注了各自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和诊断症状;她们的主治医生的病历牌背面也都贴有详细的“温馨提示”;医生还给她们每人戴了一个腕带,腕带上标明个人信息,“一般腕带主要用于存在意识障碍或言语表达障碍的病人和婴儿,给3位杨素贞佩戴腕带等于是加了一重保险”。

医院发出一份“协调通知”
到了3月1日,护理部还向住院部药房、放射科、化验室、结账处等7个科室发了一份“协调通知”,提醒他们因肾病科收录了3个同名病人,办理相关业务时要注意核对详细信息。姚倩说,她工作20年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目前因处理及时没有发生输错液、吃错药等状况。在上周三的医院内科交流会上,她还把处理这起巧合事件的措施与其他人分享,“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孙子来看望:“这个不是我奶奶”
按照计划,昨日下午17号床的杨素贞就可以出院了。中午时分,家人还没来接,杨婆婆向记者摆起了孙子来看她时闹笑话的事。刚住院没几天,杨婆婆的孙子来看她,不知道怎么问到了6号病床的杨素贞那儿去了,当时他一脸惊讶:“唉呀,名字倒是对的,可是这个不是我奶奶啊”,也就是从那时起,几位杨素贞才听家人谈起,原来同一科室内还有另外同名的人。
据医生介绍,另外两位杨素贞,其中一位昨天正在抢救,另外一位也有些昏迷,目前还不能确定何时可以出院。要出院的杨婆婆倒是兴致不错,“真希望她们也快点好起来,我们仨可以一起耍”。
记者 刘春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