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7个重大铁路项目 争取年内开工
(2010-03-07 02:30:13)
标签:
杂谈 |
四川7个重大铁路项目 争取年内开工
四川省昨日在京举行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新闻发布会
本报全国两会特派记者 刘云飞 杨东 陈诚 阮长安
□2020年目标(包括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和2条水运航道的进出川通道)
铁路:运营里程达8000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200公里
水运: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300万标箱,水运四级以上航道2381公里
航空:通航机场17个,航线185条
昨天下午,我省在北京举行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新闻发布会。副省长王宁介绍,经过一年多精心编制,我省完成了《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内河水运、机场布局与建设等9个专项规划,并及时主动与国家相应规划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相衔接,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一些重大项目进入了国家规划,其中,铁路项目全部纳入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
《规划》以建设出川大通道为重点,以成都主枢纽为中心,以区域性次级枢纽和节点城市为支撑,着力构建高效、便捷、通畅、安全的现代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的重点任务
按照“突出南向、加强东向、扩大北向、畅通西向”的思路,加快建设进出川运输大通道。南向通道,重点建设川滇、川黔之间的铁路和公路通道,连接珠三角、北部湾地区,打开西南出海大通道,形成连接泛亚大铁路的对外开放捷径。北向通道,重点建设川陕、川甘之间的铁路和公路通道,连接环渤海地区,改善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形成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大通道。东向通道,重点建设川渝之间的铁路、公路和水运航道,连接长三角地区,改善与重庆、华中、华东等地区的交通联系,形成通江达海的大通道。西向通道,重点建设川藏、川青之间的铁路和公路通道,连接西藏、青海,改善与西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同时,着力完善提升成都主枢纽功能,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内连外接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依托省内12个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和8个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加快国省干线改造,形成7条国省干线出川通道和九寨、川东北、川南、川中、川西5条经济环线。积极发展水路运输,加强航空资源整合和机场布局调整及建设的力度,实现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有机衔接。
□西部交通枢纽建设进行时
铁路:目前已建成项目5个,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258公里。累计开工建设项目16个,四川境内在建铁路里程1708公里,投资1900多亿元。今年还将争取开工成贵、成西及成渝客专等7个重大铁路项目,在建项目总里程将超过3300公里,建成后铁路营运里程将翻一番,突破6000公里。
公路:新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20个,总里程2503公里,新开工里程已超过现有通车里程。
水运:完成了长江航道宜宾至泸州段整治工程,嘉陵江全江渠化工程加快实施,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前期工作全面启动,泸州港、宜宾港港口建设进度加快,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从2007年的5万标箱提升到目前的50万标箱,到2012年,将达到150万标箱。
民航:成都双流机场二跑道基本建成,成为了全国第六个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和第四个启用两条跑道的大型枢纽机场。康定机场实现通航,南充机场、西昌机场改扩建和九黄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开工,今年还将力争开工建设亚丁机场和阿坝红原机场,到2012年全省通航机场将达到13个。
新闻背景: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位于西南腹地,与西部7个省(区、市)接壤,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也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但四川交通建设仍然滞后,瓶颈制约仍然突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2007年12月,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站在西部和全国的高度,面向四川未来发展,作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大战略决策。
□媒体聚焦
千吨级轮船 可逆长江而上直达宜宾(二级标题)
昨天下午,副省长王宁,省发改委主任刘捷,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烽,成都铁路局局长武勇,在新闻发布会后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
媒体:四川提出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是基于怎样的考虑?今年是新的西部大开发十年的一个开始,很多西部省份都在加大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四川在这个方面有什么优势?
王宁:
四川提出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不仅仅是四川发展的迫切需要,四川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也决定了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国家的支持下,能够把四川建设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从区位来看,与西部7个省、市、区接壤,西部地区12个省,四川就与7个省接壤;从历史来看,四川是西南的要冲;从经济联系来看,四川的经济总量和其他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占整个西部地区的四分之一以上。良好的发展基础使它成为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从现实基础来看,四川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四川已经具备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的条件。
媒体:四川将以建设铁路出川大通道为重点,涉及到的铁路投资要达万亿元,如此庞大的铁路建设项目是否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协调?
武勇:四川省专门成立了由省政府和铁路部门相关领导组成的专门的铁路领导小组,在这个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铁路建设领导办公室。四川省政府、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专门兼任铁建办的主任。
媒体:民航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四川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发挥了哪些促进作用?
刘捷: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一个立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民航建设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我们计划总投资大概有612亿,明年我们的投资是245亿,在民航发展当中是投资最大、发展最快的一个内容。我们现有一个主机场成都机场,还有十个支线机场。在“十二五”期间预测吞吐量要突破4000万和5000万,所以,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当中,我们正在进行前期研究、选址、论证,选择第二个成都双流机场。同时在今年为了完善整个航空交通运输网络,在四川还要部署几个支线机场。现在是11个机场,在2012年,我们还要新增乐山、稻城亚丁、阿坝红原机场,使开通的机场达到14个。到2020年,我们还要新建成都第二机场等,将要达到17个,那个时候我们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航空交通运输网络,与我们铁路、公路、水运和其他运输方式结合起来,构成综合的交通运输枢纽。
媒体:下一步四川如何进一步加强水运,促进四川通江达海,而且还有加强江海联运,充分地利用四川的航道资源和开发利用长江的黄金水道?
高烽:
四川的水运就是通江达海的,但是在一个时期以来,四川的水运逐步地衰落。四川还有没有条件重整水运?我们在2008年对全省的水运资源进行了一个全面普查,调查的结果令人振奋,长江航道现在已经完成了三级航道的等级,也就是说千吨级的轮船是可以经过长江逆江而上一直可以到宜宾,而且可以昼夜通航。162公里的岷江航道,经过渠化和整治以后,它可以建成三级航道,千吨级的货轮可以一直到乐山港。另外还有嘉陵江航道,现在13个梯级全部在建或者建成。我们编制了《四川水运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归纳起来讲就是“三江六港”的建设规划。即长江的川江段、嘉陵江、岷江。六港,泸州港、宜宾港,另外,岷江的乐山港、嘉陵江的南充港和广元港。货物出了成都市区就到海边了,上了船以后,可以沿着岷江、长江通江达海。
媒体:四川作为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交通走廊,地位十分重要,请问四川是如何变内陆盆地为西部门户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武勇:
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共规划了28个铁路项目,累计投资额度达到4680亿元,营运里程将从现在四川省的3258公里将要增加到8000公里的营运里程。基本上四川省所有地、市、州基本上要全部通铁路。整个铁路在四川综合交通枢纽最终建成的结果,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枢纽中心将形成成都枢纽,两环顺畅,对外通道四通八达,高速铁路形成规模”,铁路的规划发展到2020年基本上形成这样一个总体格局。所谓成都枢纽、两环顺畅,将来客运系统将建成两大客站、四大货运中心、一个集装箱中心、一个编组枢纽站。所谓对外通道,将围绕18条铁路出川通道,向东将形成两条通道,一个是大能力通道,即从成都出去到武汉,再到上海。第二条通道,是从成都出去到重庆,然后到宜昌、武汉,再到上海,形成一个快速通道,连接长三角,这是向东方向的。向南方向,主要是新修成贵铁路,改造目前的成昆铁路,将要形成连接珠三角和泛亚铁路,一直连通到印度洋。向西的通道,目前将要建设成都的康定铁路,还要新修四川到青海铁路,这样就填补的川西地区铁路的空白。向北方向,我们将要兴修成南和成西铁路,这样就连接了欧亚大陆桥,然后连接华北,直通环渤海地区。整个铁路规划,到2020年建成后将形成这样一个整体出川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