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646
  • 关注人气:4,2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海归”挑刺  杜甫草堂译成了“杜甫的小屋”?

(2010-01-02 01:41:20)
标签:

杂谈

小“海归”挑刺  杜甫草堂译成了“杜甫的小屋”?
    “杜甫草堂的英文翻译是‘杜甫的小屋’,武侯祠的翻译是‘诸葛亮的纪念祠堂’,那刘备去哪里了?还有的路牌英文翻译读起来,更是堪比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发出上述麻辣言论的马华卿今年18岁,在新加坡留学7年,通晓英文、马来语以及初级西班牙语。从2001年开始,他开始留意成都的双语翻译,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另类解读。
    11岁留学生给双语路牌挑刺
    马华卿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2002年离开成都前往新加坡时,他才11岁。留学前一年,他留意到成都开始出现中英双语的路牌,“不过,几乎全是用拼音来作为英语翻译。”每年寒假,他都会回成都一次,发现成都的中英双语标识多了起来,但其中的混乱之处也不少。“或者是中式英语,或者是过度翻译,看得人云里雾里。”
    去年11月回到成都后,他专门给这些翻译标识拍下照片,如锦里、武侯祠以及部分公交站牌等都被他一一挑刺。
    杜甫草堂译成了“杜甫的小屋”
    马华卿去年11月底拍摄的一张照片显示,路牌上锦里的英文翻译是“JINLI STREET”,意为“锦里街”。他说,参考新加坡的翻译方式,这些特殊的路一般保持本地文化特色,如锦里,因为英文里没有对“里”字对应的单词,所以保留原称“Jinli”是最佳方案,好记又简洁,不累赘。
    马华卿提供的一张熊猫金卡消费券上,杜甫草堂的英文翻译是“Dufu Cottage”,意即“杜甫的小屋”。对这样的翻译,西南财经大学的留学生Roland表示,“一个人的乡村小房子有什么意思呢?我不会去。”而在杜甫草堂里提供的英文翻译是“Dufu's Thatched Cottage”,马华卿说,这才是更准确的译法。
    武侯祠成了“诸葛亮纪念厅”
    在另一张路牌上,武侯祠的翻译是“ZHUGE LIANG MEMORIAL HALL MUSEUM”,意思是“诸葛亮纪念厅博物馆”,马华卿问,那刘备去哪里了呢?同时,他在武侯祠里看到的翻译却是“WUHOU SHRINE”。“同一个地方,存在两个相差甚远的翻译版本。”
    另外,在宽窄巷子里,他发现宽巷子同时有两种翻译,分别是“KUAN LANE”和“KUANXIANGZI ALLEY”,后者的意思是“宽巷子小巷”,他建议翻译成“BROAD ALLEY”,意即“宽宽的窄巷子”,和《留在蓉城的微笑》里的歌词呼应,诗意浪漫。
    金沙遗址成了“金沙工地”
    除了历史文化景观的多版本翻译,马华卿还发现了不少公交站牌的“稀奇”翻译,如将金沙遗址路站翻译为“JINSHA SITE ROAD STATION ”,意思是“金沙工地路站”,他认为,“翻译成‘JINSHA RELICS ROAD’更为准确。”因为遗址对应的英文是“RELIC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