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拯救黑熊 她们从世界各地赶来成都

(2010-01-01 01:39:49)
标签:

杂谈

拯救黑熊 她们从世界各地赶来成都
国际志愿者们自费来到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不领取报酬,只为关心照顾动物

故事导读:在长达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内,只能栖身于一个狭窄的铁笼内,看不见阳光也嗅不到泥土的芳香,连转个身也成为奢侈的事。这就是遭遇“活熊取胆”的月熊的命运。
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多年来做着的事,就是打开铁笼,让被囚禁的月熊能自由地生活在天地间。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走过了整整7年,而救护中心的国际志愿者队伍也整整存在了6年,今天,他们一起迎来了崭新的一年。这些国际志愿者们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自费来到成都市新都区龙桥,日夜照顾被解救的月熊,却从不领取报酬。黑熊救护中心的志愿者们,多年来为月熊打开牢笼,也打开了自己生活中无形的铁笼……(变体)

在新年到来之前,记者走进了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感受到这些志愿者们从嘈杂喧嚣的城市生活中突围而出,在龙桥、在黑熊身边,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2009年12月11日下午4点,志愿者JUDY准时出现在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的兽医院厨房内。来自英国的JUDY留着一头金色短发,鼻梁挺直,身上穿着黑熊中心统一发放的黑色制服,脚蹬一双白色雨靴。JUDY时常微笑,当她笑起来时,脸部雕塑般的线条变得十分柔和。她告诉记者,黑熊厨房里外的地面会定时进行冲洗消毒,雨靴是在此工作的必要装备。

来自英国的动物医院护士:JUDY
“在这里生活工作很愉快,我和月熊做朋友,我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很多。我们在帮助黑熊,黑熊也在帮助我们。”

主动报名 成为志愿者来到中国
JUDY已是第二次到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担任志愿者了。在英国,她是动物医院的护士。谈到自己和黑熊救护中心的缘分,JUDY侧着头、耸耸肩,轻轻吐出一声“Well”。“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隶属于亚洲动物基金,我对这个基金有所了解,他们是真的关心动物。所以,当他们招募来中国的志愿者时,我就报名了,很快获得批准,我来到了这里。”在JUDY简单的表述背后,还有她省略掉的细节,她往返中国的飞机票都是自费,除了食宿,她在黑熊救护中心工作的3个月里,不会获得任何酬劳。
“在物质上,这应该是一种损失吧?”记者谨慎地问JUDY。她微微一笑:“还好,我能负担。与经济上的损失相比,我在这里的收获更多。我在这里拥有了170多个月熊朋友,还认识了一大堆中国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我很快乐。”
和记者闲聊时,JUDY并没停下手中的工作,她在厨房为一只做过手术的黑熊(取名“Karen”)制作食物。将苹果等水果切片放进榨汁机,榨出一大杯水果泥。然后,她将药品倒进水果泥,搅拌均匀。随后,JUDY又将香甜的果酱搅拌进水果泥,“今天配的药会很苦,所以要多放一点甜的东西,Karen才肯吃,它平时是很怕苦的。”端着水果泥,JUDY来到动物医院内。打开一间熊舍,Karen正躺在铁笼子里。JUDY说,Karen是从黑熊养殖场被解救出来的,它在养殖场经历了多年“活熊取胆”的悲惨遭遇。来到黑熊救护中心后,Karen已接受了两次手术,目前还处于术后的观察期。看到JUDY进来,Karen慢慢直起身体,鼻子探出笼子,一双眼睛泪汪汪地看着对方。JUDY轻声呼唤着Karen的名字,她蹲了下来,端着水果泥的手笔直地伸到笼子前。可Kare闻了闻面前的水果泥,丝毫没有食欲,转过身子向笼子的另一端走去。十分钟后,Karen依然对JUDY手中的水果泥毫无兴趣。

照顾黑熊 就像对待刚出生的孩子
Karen的反常举动让JUDY十分担心,她叫来了医院的专职护士,两人一合计,在水果泥里又增加了很多果酱。JUDY还用勺子将杯子口涂抹了厚厚一层果酱,以吸引Karen的兴趣。JUDY重新回到笼子前,依然单膝跪地,端着水果泥的手笔直地伸到Karen面前,这是一个标准的喂养黑熊的姿势。Karen的兴趣依然很小,它嗅了嗅那杯水果泥,慢腾腾地转身走开,甚至趴在笼子里,无精打采地看着一动不动地JUDY。
这一次尝试又失败了。无奈之下,护士找来了专职的兽医,她们要一起为Karen做出诊断。JUDY安静地站在熊舍外等待着,记者告诉她,刚才喂Karen的时候,感觉她象对待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JUDY焦虑的脸上闪过一抹柔和的光亮:“是的,Karen就是一个孩子。”说到孩子,矜持的JUDY变得健谈:“我有一个儿子,不过他已经20岁了,自己独立生活。Karen是个小孩子,我的儿子是个‘老’孩子。”
记者问JUDY,远离家人在龙桥工作是否会感觉到孤独?她毫不犹豫地摇头:“我在这里生活工作得很愉快,不工作的时候,我喜欢在房间里进行十字绣,十字绣的图案还是从龙桥镇的地摊上买来的。”  JUDY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她真正喜欢的,“在英国,我不喜欢住在城市,那里噪音大、人很多,人的内心很难获得平静。在这里,我和月熊做朋友,我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很多。我们在帮助黑熊,黑熊也在帮助我们。”
当记者追问“黑熊如何帮助我们”时,JUDY习惯性地耸了耸肩。她说,去年5.12地震时,她正在黑熊救护中心工作,“大家都很惊慌,都往建筑物外面跑。但是熊场上的熊宝宝们却很镇静,他们依然在那里该吃就吃、该玩就玩。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样的灾难和痛苦是过不去的?”说完,JUDY的脸上绽放出一个灿烂的英国式微笑。
         
来自澳大利的漂亮女子:Nicky
“我很想念我的partner,就是指husband(丈夫)。但不后悔,我喜欢现在做的工作,我在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观察黑熊行为 站再久也不觉得累  
这名来自澳大利亚的漂亮女子Nicky,留着一头齐肩卷发,眉目间的神情颇似好莱坞女星安妮·海瑟薇。Nicky在澳大利亚所学的专业是动物行为学,对于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所隶属的亚洲动物基金她早有所闻,申请来中国做志愿者,对她而言,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作为志愿者,Nicky在黑熊救护中心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她需要长时间站在养熊场外,观察每一只熊的行为动作。哪只熊今天在不停摇头?哪只熊在原地不停来回转圈?她都要一一在表格上纪录下来。“摇头、转圈都是月熊长期被关在铁笼内造成的刻板行为,我们要纪录下这些原始的数据,以方便医生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心理治疗。”
“我每天都能在熊场旁边站很久,也不觉得累。”熊场里,一只熊站在原地,开始不停摇头,这是长期的牢笼生活留给它的心灵创伤。Nicky看着它,拿起笔默默记录。Nicky的眉头微微皱起来,过了好一阵,她说:“月熊是一种特别无助的动物,它们的生存环境很恶劣,这个熊场里的每一头月熊内心都有很深的创伤,我们不但要救治它们的身体,还要救治它们的心灵,让它们能真正快乐健康地生活下去。”
记者问Nicky是否想念家人,她轻声说:“我很想念我的partner。”partner?看着记者狐疑的表情,Nicky有些腼腆地笑了:“我们说partner,其实就是指husband(丈夫)。我也很想念家中的那3只小猫咪。但是,我不后悔,我喜欢现在做的工作,我在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来自澳大利亚的退休教师:ANNE
“没有人规定,退休后就一定要呆在家养老。我的身体很好,我也喜欢照顾动物,到这里做志愿者是一件能让我开心的事情。”
 
退休后来到中国 与黑熊朝夕相伴
ANNE也来自澳大利亚,身材高大,一头金色短发,让她看起来干练利落。谁也不会猜到,做事风风火火的她,已是一位60多岁的退休老太太。
ANNE是第二次来到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做志愿者,退休前她在澳大利亚做教师,专门开课教育学生如何友善而科学地对待动物。在澳大利亚,象ANNE这个年纪的女性,大都选择在家安度晚年或者和丈夫周游世界。但ANNE却倔强地选择孤身来到中国,做一名没有任何经济回报的志愿者。
“Why not?” ANNE的脸上露出和善笑容:“没有人规定,退休后就一定要呆在家养老。我的身体很好,我也喜欢照顾动物,到这里做志愿者是一件能让我开心的事情。”记者问她,家人是否同意她的这种选择, ANNE骄傲地将下巴抬了抬,轻轻地说:“当然同意。我的儿子和家人都很支持我的这个决定,他们甚至很高兴,我能在退休之后,寻找到这样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ANNE还透露,和在澳大利亚的城市生活相比,她更喜欢现在这样简单宁静、和动物朝夕相伴的生活。“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为自己感到高兴。”
虽然一个人在黑熊救护中心生活,ANNE却丝毫没感觉到孤独。“我在这里有很多朋友,有做志愿者的朋友,也有当地的中国朋友,我们真的像一个大家庭,我不会觉得寂寞的。” 采访中,ANNE还讲述了一件有趣的事。前段时间,她感觉头发长长了,想要修剪一下。于是,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她,独自来到龙桥镇上,找到一家干净的理发店,使劲比划着“告诉”老板她要剪头发。老板竟明白了她的来意,将她引到椅子上,认真地为她修剪头发。
记者 胡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