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田忠,你乍就能做到?

标签:
陈田忠创业企业家 |
分类: 读书之感 |
在看到《有梦就能实现》这本书的封面之前,我从未听说过陈田忠其人其事。第一印象这人是个美男子,想必个子也很高。在读的过程中才了解到,他曾经当过业余模特,而且是在世界顶级的意大利T台上,但是,你可不要以为他是模特出身;读完之后,你会觉得他的故事很精彩。
一个黑五类、兔崽子,一个里通外国的卖国贼,小学毕业即无法继续上学,16岁才又回到校园,一个高考落榜生,一个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阶级斗争对象,却在办企业赚钱之后,投资办教育,而且是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国际性人才,做了教育部没有做到的事情。而教育部一度将其办学试点批到了一个不适合的城市,使其折戟沉沙,损失惨重。后来,自己又争取在上海办学成功,想来不无讽刺。
要知道,陈田忠想搞的教育是要让强者更强,而不是扶贫,搞慈善。
我认为,将公民素质教育、生存技能教育还给市场最好,让真正懂教育,而不是懂宣传的人搞教育最好,让愿意为教育投资的人办教育最好。学校应是公民求知、交流思想、学技能、学本领的地方,不应成为格式化硬盘的思想阵地。让学生花大价钱在公立学校里学一些屠龙之术,这是在暴殄天物。这一招拉动内需叫作“攻其所必救”,不怕你老百姓不掏钱。(有位马教授说:中国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培养的学生大多是中规中矩,缺乏创新和冒险的精神,也缺乏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上有5000年,下还会有5000年,岂能在一个理论上讲不通,实践上行不通的破烂货上流连忘本、踯躅不前呢?
一个不懂意大利语,身上也没有多少钱的小伙子,却可以借送货的机会独闯意大利,除了侨乡有出国闯荡的风气外,其自身的胆识也不一般。
If you love him, bring him to Italy;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Italy. 检验一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把他扔到一个需要一切从零开始的地方,看他的谋生能力。
反之,如果一个人找不到方向,却又不满足于现状,不妨勇敢地跳出去,那能让人生存下去的技能就是你的人生方向。
如果陈田忠没有这一跳,他的视野便大打折扣,相信不出国的陈田忠也能做出一番事业,但很有可能真的是个土豪。
一个毫无准备的人,到意大利后干什么呢?一般人可能想到这里也就偃旗息鼓了。可是一个送货人,却在到了目的地之后,发现接货人的装卸工爽约,尽管自己刚刚坐了30多个小时的飞机,却凭一己之力替货主卸货、装货,整整搬了一个上午,其实本来这不是他的份内之事。却因此意外得到了货主付给的装卸费,为自己初来乍到意大利时解决了很大的困难。而紧接着,他为了能有落脚的地方,不但一家一家商店、餐馆问需要不需要雇工,而且在最后一家被拒后竟然自行干上了活,而且还给餐馆带来了客源,老板半喜欢半无奈地留下了他,条件是包吃住,没有工钱。
他的人生之旅就是这样奇异地开场了。
陈田忠没有上过大学,在异国它乡,无依无靠,这反而成了他的优点,因为他不用考虑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所面临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先活下去,有吃有住就行,工钱是次要的,更谈不上要求五险一金了。
而很多大学生毕业生,囿于自己的专业和某些狭隘的思维,就业的时候就会考虑过多,挑肥拣瘦,挑三拣四,虚荣攀比,再加上对人生目标很茫然,进入社会之后,往往疲于应付。当然,选择工作是必须的,但最好在毕业之前有个大方向,如果没有,不妨学陈田忠,简单处之,结合自己的性格选择一个谋生方式,即使摆个地摊也行啊,应该想一想陈田忠是怎么做的,你不会比他独闯意大利更没有依靠,更没有底。其实,说千道万,生存是第一位的;先生存,再逐步实现财务自由;只有个人有了财务自由,才会有投资自由,才能谈得上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俗话说: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有梦就能实现”暗含的前提就是个人实现了财务自由,而非是个人做梦就能实现;众多人有了财务自由,整个社会就会实现经济自由,才能追求政治自由(比如,等有了财务自由,也就有了投资自由,我就可以不上国内的大学,花差不多的钱,甚至多花点钱,去读陈田忠办的学,或直接去国外读,这也是政治自由的一部分,用脚投票。)估计道理都懂,这种发展历程也应知道,但做到不容易。
陈田忠是一个擅长整合资源的人。他可以借助亲戚做国际贸易的关系帮助老板解决难题,从而使自己一步步地获得职业的提升。
他又是一个有生意天赋的人。从一个时装展的看客,到业余模特,再到因此对时装流行品味的把握,再到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时局的洞察,再到对上海经济、文化地位的肯定,再到国际人才培养的热衷,都能看出他不但有商业头脑,还有一颗报国的心。
面对嫌工钱少而罢工的装卸工,老板会怎么办?
你想代理产品,厂家却不愿意与你合作,你怎么办?
你想买学校的一块地,而学校对你有顾虑,你该怎么办?
面对房地产开发中的误拆文物事件,你如何进行紧急公关?
如何确保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
如何宁可自己损失,也要维护信誉?
如何跟官员打交道,既争取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帮助官员纾困,还不用行贿和不正当的手段?
如何在成为政协委员之后,积极地调研、思考,撰写提案,为更多的人,为国家负责任,而不是仅仅随大流,举胳膊,吃馒头?(我认为,先取得财务自由,然后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再去参政议政最好。所以,西方民主国家好多都是功成名就之后再投身政界,效果比上来就是穷人,纯粹以当官为饭碗的人更可取。如果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能有什么感知呢?一群离开纳税人的钱自己可能养不活自己的人对经世济民能有什么感同身受呢?他们不再是工人,不再是农民,不再是学生,不再是穷人,甚至不再是市民,但他们却要为人民服务,令人感动。)
陈田忠都有自己独特的化解办法。
比如,面对装卸工人罢工,陈田忠的做法还是自己搬,而且是当着罢工者的面搬。不但消除了误解,而且感动了员工。暗含的意思是说:我也是从搬货过来的,并不是非需要你们不可。最后还不忘记掏出300元钱给那伙工人吃饭。(我想那伙人会接的,但他们会一辈子忘不了。)
如果非要提点意见的话,我觉得有二:
企业家有个通病,喜欢显摆与某些重要人物的合影。要知道,官员的思维和企业家的思维并不一致,官员需要政绩,你需要业绩;官员是花钱的,而且花的是别人的钱,花别人的钱办成了事,这是他们的成绩;如果不成,那也是试验,允许失败吗,哈哈。不是自己的钱就不会觉得痛。你是挣钱的,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挣的;你花自己的钱成功了,那是你幸运;如果搞砸了,那你就认倒霉,哈哈。而且,与你的贡献比起来,有些人不配让你拿来显摆与他们的合影。这种大头贴、结婚照放在书前反倒不伦不类,这种集中展出会让人觉得你在攀龙附凤。要知道,人们敬佩企业家的不是他们跟某个领导人合过影,而是你对社会的贡献,没见过外国企业家显摆跟总统、首相的合影的;在贡献社会方面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是他们在沾你的光。可以选一些插入正文。
企业家要有独立于世之精神。
我看好几次你都是先把自己扔到水里,再找救生圈。比如,买到盖楼的地了,才现向银行贷款,差点做了史玉柱第二。不过,这就是企业家、创业者的思维和行为。但如果每次都是这样,有一次闯不过去就够你喝一壶的了。
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但选择取决于一代人的思维、眼界和判断力。
世界上没有谁比谁更优秀,逼到绝路谁都卓越,有了退路谁都平庸!作为励志的话,可以这样说,但有几个被逼到绝路上的人取得成功?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不惜力气,卖力求生,时刻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与商人交,重信誉和质量;与官员交,君子之交;而且跳跃式发展,从打工仔、国际贸易、以销定产、房地产,再到引进先进的教育模式,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我想,什么是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陈田忠做的就是,一如他的面相-干净、和善。
我愿意推荐他写的这本《有梦就能实现》。不仅因为他的曲折经历、精彩的故事和不俗的成绩,还因为他的坦诚,还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家,不是远在天边,高高在上的外国企业家,他没有漂亮的管理理论和经营理念,无非就是脚踏实地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无非就是“诚信”和“利他主义”(这让我想到了《大生意人》中的古平原,他是徽商,但“诚信”和“利他”却如出一辙),是大多数普通中国创业者能够学习的榜样。陈田忠的成功经验的确可以复制。尤其是北方人,真的需要好好学学这位闽商的理念和行为。说实话,有梦未必实现,但有梦就去努力,实现的可能就会很大,反之,没有梦是万万不可能成功的。
世界上有条很长很美的路叫梦想,还有堵很高很硬的墙叫现实。翻越那堵墙叫坚持;推倒那堵墙叫突破。努力坚持,突破自己,才能成为成功的强者。
我觉得,在陈田忠惨败于湖南株州时,一位老先生给他讲过一番话,其中有几句意义深刻,不但给陈田忠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读者也会深受启发,现摘抄如下,作为结束:
别人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
自己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
自己流血,别人得到了教训,这是最可悲的教训。
延伸阅读:
《为什么A等生为C等生工作,而B等生为政府工作》
《大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