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puccino叫什么

标签:
卡布奇诺咖啡意大利翻译文化 |
分类: 翻译杂谈 |
翻译也是奇怪。有时要照字典来,有时照字典又不行。
比如,cappuccino,一种意大利泡沫咖啡。20世纪初期,意大利人发展出了卡布奇诺咖啡。在浓缩咖啡上,倒入以蒸汽发泡的牛奶。此时咖啡的颜色,就像圣方济会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条头巾一样,卡布奇诺咖啡因此得名。
据说,它还代表甜蜜而苦涩的爱!

有的字典上是“卡普契诺”,从发音看,这样翻译没有问题,英 [,kæpʊ'tʃinəʊ] 美 [,kæpu'tʃino],甚至我觉得更切合发音。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是“卡布奇诺”。
等大家约定俗成的时候,你上哪里说理去?
又有人译成“加倍情浓”,我觉得更浪漫。但有一点,当你说“加倍清浓”时,你想到的“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尽管你不知道,于是就有点费脑子,而你说“卡布奇诺”时,你想到的“就是一种咖啡”。
所以,还是卡布奇诺赢。
以下摘一段文字,作者王振东:
维也纳人柯奇斯基是牛奶加咖啡的拿铁创始人。这两种饮料均是咖啡和牛奶洐生出来,但卡布奇诺的来历却更有学问,一直是欧美研究文字变迁的最佳体材。创设于一五二五年以后的圣芳济教会的修士都穿著褐色道袍,头戴一顶尖尖帽子,圣芳济教会传到意大利时,当地人觉得修士服饰很特殊,就给他们取个Cappuccino的名字,此字的意大利文是指僧侣所穿宽松长袍和小尖帽,源自意大利文“头巾”即Cappuccio。
然而,老意爱喝咖啡,发觉浓缩咖啡、牛奶和奶泡混合后,颜色就像是修士所穿的深褐色道袍,于是灵机一动,就给牛奶加咖啡又有尖尖奶泡的饮料,取名为卡布奇诺。英文最早使用此字的时间在一九四八年,当时旧金山一篇报导率先介绍卡布奇诺饮料,一直到一九九零年以后,才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咖啡饮料。应该可以这么说Cappuccino咖啡这个字,源自圣芳济教会和意大利文头巾,相信Cappuccino的原始造字者,做梦也没料到僧侣的道袍最后会变成一种咖啡饮料名称。
好戏还没完。非洲有一种小猴子,头顶上有一撮黑色的锥状毛发,很像圣芳济教会道袍上的小尖帽,这种小猴子也因此被取名为Capuchin,此一猴名最早被英国人使用的时间在一七八五年。Capuchin此字数百年后洐生成咖啡饮料名和猴子名称,一直是文字学者津津乐道的趣闻。
Tips:
你知道卡布奇诺可以干喝也可以湿喝吗?
所谓干卡布奇诺(Dry Cappuccino)是指奶泡较多,牛奶较少的调理法,喝起来咖啡味浓过奶香,适合重口味者饮用。
至于湿卡布奇诺(Wet
Cappuccino)则指奶泡较少,牛奶量较多的做法,奶香盖过浓呛的咖啡味,适合口味清淡者。湿卡布奇诺的风味和时下流行的拿铁差不多。一般而言,卡布奇诺的口味比拿铁来得重,如果你是重口味不妨点卡布奇诺或干卡布奇诺,如果不习惯浓呛的咖啡味,可以点拿铁或湿卡布奇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