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与某企业老总就这样一个问题进行交流:如果在活泼和冷静之间作一选择的话,你选择哪一种人作你的职员?或者你认为都很重要。老总答:如果冷静和活泼能集于一身,最好不过。如果不能,我选择活泼。
自由选择是老总的权力。但老总的回答让人感到他是在挑选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在挑选企业所需要的人。就算是招演员,也有冷峻刚毅如高仓健,活泼疯颠如周星驰,你的企业怎么会只需要活泼的人呢?既然不能兼得,为什么就不能选择一个活泼的同时,再招聘一个冷静的。因为没有什么理由强迫你二者必选其一。
在现实生活中,人因环境、经历、学识、气质不同,其性格也表现不一,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实际而重要的问题:你能有肚量和胸怀给不同个性的人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吗?
以个人的偏好作为取舍的标准,其结果可能会形成“清一色”。时间长了,有个性的人也会退避三舍,精明一点的就会象徐庶进曹营那样一言不发,当你的周围只剩下呼来喝去之辈的时候,你就象走在一堆鹅卵石上,尽管不硌脚,但可能会长满青苔滑你一脚;相反,有棱有角的石头可能有时会刺痛你的脚,但却会给你一个坚实的踏脚之外。有这么一位国企老总,他的属下要么不评论,要么嘲笑他,要么唯唯诺诺,而他却浑然不知,认为自己管理有方,威风八面。更有一位甚者,公开标榜自己的选人标准:五官端正,白酒半斤,有稿能念,无稿能喷。照此发展下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犹如近亲结婚,其结果可想而知。
企业老总要敢于聘用那些可能你感觉并不舒心顺眼,但却可以为企业的发展直言不讳、任劳任怨之人。直言不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献计献策,任劳任怨则体现了对企业的信赖和奉献。《墨子"亲士》曰: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任何员工不可能没有弱点,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克服每个员工的弱点,或者将他们排除在企业之外,但我们可以用人所长,使这些弱点变得无关紧要。有成效的管理者往往能充分发挥人的长处,并把它作为完成任务的基本力量,就象建筑一间大厦所用的“砖块”一样。
公共选择学派的大师塔洛克二战结束后不久被派到美国驻天津领事馆服务。他对租界内外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产生了困惑:为什么中国人在文学、艺术上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一般人民又都很勤奋务实,可是却没有发展出一套典章制度能让大家同谋其利?柏杨、龙应台也在反省:为什么分开来看中国人各个都聪明勤劳,但合在一起却成了一群“丑陋的中国人”?也许个人权力绝对化条件下那种根据个人的偏好而党同伐异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抱朴子"博喻》曰:用得其长,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则触物无可。当企业的老总爬千佛山,游灵岩寺时,当感叹佛像、罗汉的栩栩如生之余,有没有对他们的千姿百态、神态各异而心有感触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