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逛逍遥镇
逍遥镇位于河南周口市西华县西南部,距周口市区差不多有五六十公里,因是胡辣汤的发源地而驰名,2020年11月我曾来此一游。 据记载,逍遥为中州名镇,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名“小陶”,因沙、颍河傍镇而过,又名“合流镇”。宋末在此设清水县,明清之际,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埠,与漯河、周口、界首并称沙河“四大码头”,在此做官的王知县有感于当地舟辑云集,商业繁荣景象,曾写诗盛赞,其中有“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之句,故逍遥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沙河上还保留有渡船,为镇上居民两岸来往提供方便。 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据传其始创于明朝中叶,该名吃由多种名贵中药和主料熬制而成,一度被封为宫廷饮品,香辣可口,很有滋补功效,早已是河南人早餐的最爱。如今伴随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逍遥镇胡辣汤由河南拓展至全国各大中等城市,并且越做越强,西华人外出经营逍遥胡辣汤者近8万人,年创经济效益6亿元,而真正到了逍遥镇,会发现卖胡辣汤的店铺并非想象的那么多。除了几个挂有“总店”或“培训基地”招牌的老字号门店外,听说主要有十几家企业专门生产胡辣汤粉、快餐包及冻干胡辣汤,由此发往全国。估计在外地喝到的胡辣汤,大多数都是用这些粉剂勾兑出来的。 在朋友带领下,我先来到最有名的高群生胡辣汤总店。高群生是逍遥镇高记胡辣汤第十八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胡辣汤熬制技术,多次在河南省及全国性烹饪大赛中获奖,2018年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中高群生曾出镜,展示了传统逍遥胡辣汤的做法。一走入他的店内,浓浓的麻辣味便扑鼻而来。一位高群生的徒弟说,逍遥胡辣汤的“辣”源自胡椒, “白胡椒再配上其他30多种中草药熬成原料,佐以面筋、牛肉、菜花、黑木耳、粉丝等食材。真正的逍遥胡辣汤是一碗养生汤,可以祛风祛湿止寒的。”其实,近年来,随着食材药材的涨价,店家为了控制成本,胡辣汤中的用料减少了不少,有的干脆用辣椒代替胡椒。一碗胡辣汤价格也涨到十几块二十几块,十元以下的大多清汤寡水,难寻正宗胡辣汤之味。承蒙朋友款待,我在高群生店内喝的是优质胡辣汤,味道似乎不甚辣,据说是改良过的版本。朋友介绍说,各家店胡辣汤的味道不一,主要是作料的配方不同,另外也与熬汤的功夫有关。现在做生意的人都想赚快钱,真正能沉下心来做一锅传统的正宗的堪称优质胡辣汤的老板,怕也是十之难觅一二了吧! 接着,我们又到镇上名气也很大的老佟家、老杨家胡辣汤店去转了转。发现这些店主虽然不同,但墙上悬挂的自己的胡辣汤特色介绍词却基本相同,食客从中根本找不到辨识度。老佟家店是母子两人在经营,儿子与我攀谈了一会儿,大谈他改良传统胡辣汤之道,并用纸碗端来半碗卖二十几元的优质胡辣汤让我品尝。喝了两口,我觉得味道是比平时在西安喝的好得多,辣味也能接受,不是那种喝下去直辣喉咙的感觉。当然,具体配方他是不会透露的。后来,他把母亲从楼上叫了下来,这才是真正的老板,据说她正在忙于为参加几天后县上要举办的胡辣汤烹饪大赛做准备。简单地聊了几句,她起身又去忙她的事了。能看得出来,这对佟家母子,是干事业的人。祝愿娘儿俩把祖上传下来的事业做优做强。对面的老杨家,生意的架势也不小,但虽然已到中午饭点,光顾的食客并不多。同业竞争激烈,胡辣汤又同质化严重,每个店家如何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争揽回头客,看来还需下真功夫。 逛完了胡辣汤店,又顺街道信步走去,路过几家榨油铺,还到沙河边溜达了一会儿。 总算了了心愿,到逍遥镇逍遥了一回。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