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影视:遭遇麦基(4—1)

(2012-09-28 17:51:38)
标签:

杂谈

先谈背景。在麦基《故事》里面,主人公冲突分为几个不同层面,也就是说主人公的冲突可以再这些层面上展开:内心冲突、个人冲突、社会冲突等。其中展开人物冲突的最大舞台,最大外延是社会背景。
背景有没有地域区别?麦基似乎没有特别加以强调和说明。
本次活动的结尾是讨论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论坛。在论坛上,没有多少人真正抓住重点去提问,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故事背景的地域差异,是否会影响影视作品走出国门呢?
举一个例子,美国有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麦基在讲座中也有所涉及,这就是《老无所依》。严格说,这部电影的片名翻译是有很大问题的,只是考虑了字面含义,忽略了结合影片内容考察真实含义。这部片子 和老年人的未来保障毫无瓜葛,它是一部犯罪黑色喜剧。主要讲述美国临近墨西哥边境地区毒品泛滥、毒品交易危及生存安全、人们的价值观被污染以及面对这些罪恶的司法无力。片名里的“老人”实际上是指边境地区那些年龄很大、专业技能相对薄弱的老警察。在《危情十日》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老警长。而影片中的杀手,是一个非常强悍的角色,他手持一个压力钢瓶,用高压气嘴杀人,“噗”的一声,杀人于无形。无论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退伍兵(被追杀对象,他拿走了黑帮火并现场的巨额“毒资”),还是专业警察,都被他一一杀死。关键是环境对遏制犯罪毫无阻力和帮助,我们甚至看到了人们的物质化和金钱至上,客观上助长犯罪。这就是影片要传达的主要东西。可是,这样的片子,估计拿到中国放映,人们对于背景的理解就可能不会那么强烈,因此反响估计也不会有那么大。这就是说,很可能好片不叫座。
相反,我们比较擅长的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宏大背景的那些影片,在我们这里会酝酿出一种感同身受的情绪激荡,而外国人则很有可能对这些无动于衷。同时,还有一些在国内叫好叫座的影片,例如《失恋33天》,外国人也可能会认为是小儿科。这个也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有关,前瞻性的东西可能打动我们,比如《欲望都市》我们会有感觉;但是一些已经属于过去时代的情绪,如对婚恋关系的过于执着,过于在意,这些在我们现阶段看起来很纠结、很成为问题的事情,在西方观众眼里,已经不再构成问题。黄小仙要是一个美国姑娘,估计用不了33天,就会很快平复。
我特别研究了韩剧是如何走出国门的。韩剧一般会把冲突掌控在个人层面,以强烈的贫富反差、善恶斗争把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的非常完美,所以,韩剧比较容易走出国门。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有意淡化比较难于理解的背景,但简单冲突的确是韩剧的一大特点。请问,在这个世界上,最通行无阻的语言是什么,最能冲破种族、文化、文明程度的东西是什么?恰恰是贫富、善恶!这就是人类语言。你会发现即便是《大长今》这样的历史长卷,也会紧紧围绕主人公命运,在贫富之间寻找人物的动力,在善恶间揭示人性的差别。在《大长今》里面,你也能看到生存竞争的不择手段,但是最终你得出的结论,却是主人公的坚定选择,过一种属于自己内心的生活。而在我们的历史剧里面,尽管像《甄嬛传》这样的优秀剧目,你依然会被宫廷生活的残酷法则压得感到喘不过气,最终人物还是选择按照这种不择手段的竞争模式继续活下去。所以很多外国人会说。你们中国人怎么那么坏呀,整天勾心斗角,把劲全是在这了。
 所以说,中国影视剧的背景处理能力,是很值得我们研究一番的。麦基并没有给我们现成的方法,需要我们自己悟,自己去进行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