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联圣手何淡如(节选)
(2010-03-10 16:10:02)
标签:
墨邦博客杂谈 |
分类: 精彩阅读 |
怪联圣手何淡如(节选)
近读《凡·高书信选》,我对贺祥麟先生在序里提到的一幅对联,记忆犹深。上联是“公门桃李争春日”,下联是“法国荷兰比利时”。掩卷之余,我深感纳闷:如此令人叫绝的对联是谁作的呢?文中并无交代,只是传说清朝末年李鸿章有一次设宴,时值仲春,府前百花盛开,美不胜收。一客人吟了上联,李鸿章的幕僚立即以他出使的国名对出了下联,其他再无任何信息了。
事情十分凑巧。素有南国陶都之称的佛山市石湾镇,要赶在祖国60周年大庆的前夕出一本名叫《陶都英姿》的书,遂邀请佛山一些知名作家到镇上去采风,为其写文章。我要写的对象是石湾镇的湾华村。
湾华村历史上是广东南海有名的水乡,最初叫湾头村,文革后改名湾华村。湾头村,一个多么形象,引人联想的地名呵!为什么要改为湾华村呢?我问当地的老人,他们都摇头不知。但是村子里却流传着这样一些诗歌,能让人对历史上的湾头村有难以忘却的印象:
有时乘兴频沽酒,点半洋钟到佛山。
佛山一六善君圩,又买锄头又买书;
锄可耕田书可读,半为农春半为儒。
……
好一幅迷人且富有南粤水乡特色的风情画卷!可这又是出自谁的妙手呢?在与村里老人深入访谈中,一个名叫何淡如的人物逐渐从历史的尘封中浮现出来。这些极具乡土气息的诗歌就是出自他的笔下。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