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杨散文小辑(节选)

(2009-03-17 17:17:34)
标签:

特别推出

杂谈

分类: 精彩阅读

胡杨散文小辑(节选

       胡 

 

    寻找阳关
       
    从习惯的路径上到达阳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辽阔的戈壁上隆起的土丘漂浮于苍茫的蜃景,一切都似乎显得遥远了。
  听见忽忽的风声,看见可以看见的苍茫,这已经是阳关了。
  这是阳关吗?从阳关的历史背景走来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几千年以来的阳关,真正的辛酸与光明,早已把它描画得面目全非了。单单是一块土地或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要展示阳关的内涵,力不从心是显然的。
  那么对于一座真切的阳关,通往它的道路在哪里呢?
  河西走廊西端的坳陷带、祁连山广大的褶皱地区,阿尔金山东南的山前阶地,敞开着一片无垠的戈壁,戈壁上的地下潜流经过不断地汇集之后,在这里以巨大的冲击力冲开戈壁的表层,让我们看见了泉水。
  有了持续不断的泉水涵养,戈壁上的荒芜布景发生了色彩上的变革:那些一望无际的灰褐色,渐渐地点缀了红色,紫色,绿色。这些颜色最初是沿着泉水的流向展开的,后来,泉水的蔓延,由点到片,由片到面,许多匍匐于地的植物,昂起了身,掩饰了地理层面的狰狞的形象。
  从阳关向南向西,古人的脚印被沙和风淹没的地方,草的鲜绿,比一双安慰的手更亲切,更具有温度,阳关之外的故人,齐刷刷拍手,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王维看见,会不会改自己的诗句呢?会的。
  我一直寻找着这样的路,在这样的路上,惊扰了野兔子和黄羊的梦。偶尔-捧泉水解渴,竟然品出了美酒的味道。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心境,酒的浓郁是能够自酿的。
  其实泉水的存在是很久很久的事了。南阳暴吏长被谪西极阳关,一个人望着一片泉水发呆。是一匹骏马带来他发迹的灵感。本来也就是发迹这样小小的心愿,但这个灵感却迸发为天空的闪电,推波助澜的汉武帝挥毫泼墨,写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天马歌》。这歌比现今的流行歌还厉害,那片蓝盈盈的水,被载入了史册。真羡慕那个无事生非的暴吏长,他怎么那样幸运呢?
  更大范围内的泉水还不为人们所知,那是禽鸟和野兽的天堂,它们不管谁写诗谁不写诗,它们只管自己活得自在。在泉水四周,它们自在极了。各种各样的叫声,弥漫在空气里,那是对自由的韵颂啊。
  这已是距离阳关很远的地方了。看见阳关的人,偏离了这里的感受,望一望西极天空下的浑浊的风向,把自己的想象溶入那偏远风景一瞬,就抽身返回了。
  骑一匹骆驼,走几个昼夜,恐没谁愿意。那意境太深邃,迈出一步,身稍动,就已心遥远了。
  看来,向西走下去,会有很多种阳关,不妨试一试。
  
    风尘中的游牧

 

  阳关一带的牧人,把自己的羊群赶进弥漫的风尘中,义无返顾,坚定的样子,比西出阳关的人还要壮烈。其实他们只是简单的牧人,和草肥水美处的牧人一样,只追逐水草,其他的,他们似乎不太在意。
  荒野中的骆驼闻风而动,风中的气息,它仔细辨别之后,稍加分析就认为,哪里哪里有水,哪里哪里是一条死路,放弃和选择就有了依据。这时候的闻风而动,是动向水、动向草。阳关一带的牧人是识途的老骆驼,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从荒芜中出发,他们怎么会碰见如此鲜美的草地和森林呢?
  沿着牧羊道,远远地告别了阳关的耳目——那座并不高耸的烽火台,因为心中有预先设计的目标,在绝对的荒凉中,心里已长满了那片绿油油的草。
  在我的概念中,阳关的西极,已是罗布泊的前沿,眼前的荒凉就是遥远的荒凉。不想,阳关的妙处,是绝处逢生,有不慌不忙的大家风范。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