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广岛

(2006-03-09 11:03:51)
  想起广岛(HIROSHIMA),不是因为传说中的《广岛之恋》。
  而是因为刚看了BBC拍摄的一部记录片,关于1945年8月6日的那场广岛之劫。
  大概3年多前,我曾到过广岛,也曾参观过这个城市最著名的地方-原爆纪念馆。
  广场不熄的火焰,以及受辐射折磨最终死灭的女孩的雕塑,至今在记忆中还历历在目,仿佛昨日。
  随着记录片,似乎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地方,并穿越时间的迷雾重回那一刻。
 
想起广岛
         这只在原子弹爆炸瞬间凝固的钟表,清晰地记录着那一刻:
                    1945年8月6日8:15分。
 
  但时间的迷雾,真的就这么容易穿越么?
  我不知道答案,或许答案根本就不存在。
  当时陪同我们参观原爆博物馆的日本翻译,是一个叫加藤的中年男子。
  记得我在对死难者表示哀悼之余,也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里,看不到任何日本对于亚洲其它国家的伤害呢?
  是啊,广岛象许多的战时城市一样,也成了训练新兵以及运往亚洲战场的一个重要据点。没有人知道,这些人曾经把怎样的杀戮带给了其它的国家?
  没有人知道,似乎在日本,现在也没有人想去知道。
  二战以后,美国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的事情,一直受到广泛的批评。甚至在中国国内,很多人也觉得这是一件邪恶的事情。
  我能理解爱因斯坦以及奥本海默作为科学家,当时的复杂心态。毕竟,那么多人被蒸发(VAPORIZE),血肉之躯在最基本的力量面前瞬间化为焦炭,谁能不动容?
  然而,当时参与轰炸的一位飞行人员后来却出了本书,写自己当初的感触《NECESSARY EVIL》,翻译成中文就是《必要的邪恶》。
  在他看来,由于日本当时还拥有250万作战部队,并且准备誓死反抗,美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战争,仍是必要的。
  “如果说谁是广岛和长崎劫难的责任者,那么不应该是杜鲁门,而应该是日本天皇和当时的日本军部。是他们的狂傲和拒绝,破灭了避免这场灾难最后的一点可能性。”
  也许,所有事情,如果脱离当时的时代节点来看,都缺乏必要的真实感。
  日本人可以指责美国,在广岛和长崎进行核辐射试验,并且收集那些在实验室中永远难以完全呈现的重要数据。
  可是,日本真的有这样的资格来指责美国么?除非它能把731部队,以及在中国所进行的广泛的细菌战和化学战,从历史的瓦砾中完全抹去。
  回忆往事的时候,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看成一个受害者。作为个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如果作为一个国家,也这样认为,那么这个国家,就终究是非正常的。
  广岛留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原爆的记忆,而应该是关于这场战争的所有真实记忆。
  在战争中,任何邪恶都是真实的,也不应该被人为选择。否则,历史终究无法还原,也就无法避免再次演绎。
  战争还有多少可能,广岛的可能就无法完全消除。
  也许在南亚,也许在中东,也许在任何地方,也许还有别的也许。
  但愿人类还有足够的耐心、勇气,以及运气,去最终避免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