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让父母“捶胸顿足”的例子

(2012-06-19 07:07:45)
标签:

论语

遗传

易养型

气质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家庭教育

育儿技巧

分类: 父母教育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某夫妇感情好得很,他们好《论语》,每天早晨起来,先读半个小时《论语》,你一句我一句。后来太太怀孕了也照常读。胎儿听了十个月的《论语》以后,生出来是相貌不凡且非常好带,晚上从来不会哭,几乎不费父母任何的烦恼。
  
  其后,孩子会讲话以后就会背《论语》了,1岁半就认识很多字,2岁就开始读书。到孩子5岁半时,开始读世界名著。父亲怕书里面的字太小而损坏眼睛,不让孩子多看,结果孩子偷偷地读书,听到父亲的脚步声,就把书藏在床下,说“我在玩”。于是,针对这样的例子,有人就说这是让父母捶胸顿足的例子,每个父母要回家好好反省自己。
  
  父母通过某种方式,让孩子在某方面有超出同龄孩子许多的例子,经常见诸各媒体报端,在让不少父母后悔的同时,也激励许多父母想办法进行模仿。这就好比满街的女孩都穿红裙子,你要是不穿就是落伍和丢人,在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上,家长的心态何尝不少如此!如果看见别人中了5百万,你也买彩票,我井中月想,估计也就是捐钱而已。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那怕是超级极端的方式,也能培养出公认的人才来。可是有几个人会去挖掘某种理念背后的失败实验品?按照人的心理来说,都喜欢宣传和记住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大量的成功学也应运而生。而那些失败的父母,羞于启齿,其信息逐渐被埋没难于被人知道。所以,家长不会思考,就算教出好孩子也是赌运气。参见《科学育儿,别被专家闪了腰》。
  
  通过几个成功的案例,就说某种教育方式好,是非常不科学和不谨慎的。胎儿听了10个月的《论语》,出生后就能相貌堂堂和晚上从来不哭闹,可能性很大(至于为什么,下面我会细说),但孩子会讲话以后就会背《论语》了,我井中月对此深表怀疑。当然,如果父母每天经常背诵《论语》,生活用语中都是之乎者也,孩子会背也有可能。
  
  按照现代遗传学的理论,孩子的相貌,主要和父母的遗传基因相关。父母的各种体征,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比率都是相同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体征,取决于这种特征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而孩子相貌中的优点和缺点,是因为家中更留意和对比这些,自然是越看越像。当然,至于孩子是不是相貌堂堂,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托马斯和切斯在婴儿的气质上,根据婴儿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的表现,分为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和混合型,其比例大致是40%、10%、15%和35%。所以,听了10个月《论语》的胎儿出生后,出现易适应环境,生活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和交往,是很正常的,毕竟不听《论语》也有40%的婴儿是这样的。参见《婴儿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所以,一种教育理念没有大范围的对比测试,仅通过成功案例,很难说明其正确性。而想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且要有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同时,要有分组对照,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保证这些孩子受到统一的教育和引导,信度和效度的验证,等等。所以,听风就是雨的家长,不要被商家利用自己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来发财!参见《每天全身抚摸婴儿提高智商?》。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孩子好不好带,也是和父母的脾气秉性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主要看护人的性格很好、心胸开阔,看什么都从好的视角去看,就算孩子出现一些小问题,他们也会很轻松地解决。在这种乐观情绪的指引下,孩子也容易放开自己、敢于尝试,就算孩子是困难型、迟缓型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其发展必将得到正常,甚至是超常发育。
  
  反过来,如果孩子的气质是容易型的婴儿,可父母的脾气不好,或没有耐心,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往往会不能及时化解。时间长久以后,孩子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很容易带的孩子,也会被不会倾听、认同孩子的父母,教养出一个非常难带的孩子来。大家还别不相信这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和示范作用是很大的。
  
  从根本上讲,孩子好不好带,其核心是父母是否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以及尽可能地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另外,没有大量经验数据支持的读《论语》行为,有些父母这样做,也可能会有一个容易型的婴儿出现。但与其这样,真不如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少给孩子压力,用心去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当然,儿童教育也是知易行难,以及能坚持不懈地做自己认可的事情。比如,许多父母知道孩子喜欢水,而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也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玩水。那这些孩子的父母,能否坚持让孩子天天玩水,且不怕把衣服打湿、地面上水迹斑斑?如果你真能做到这点,那怕你的孩子是困难型的孩子,我想,他们也一定是很好带的,呵呵。参见《对我的孩子,我能改变其命运》。(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父母教育:

  《不要介意自己孩子是脏孩子》          《别让物欲玷污孩子自然天性》    

  《教养坏习惯:替孩子道歉》            《父母要给孩子心灵上的自由》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孩子在幼儿阶段认多少字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