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我的孩子,我能改变其命运

(2012-02-09 07:28:22)
标签:

救人

命运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家庭教育

育儿技巧

育儿理念

育儿

分类: 父母教育
  前几天,我在王克勤王大哥的微博中看到一段很好的话,我转给大家看看:
  
  海边捡鱼的孩子:每退潮即有千万小鱼留海滩,不能回海。一孩子每到退潮即在海边拣小鱼,一条条扔回海中。大人觉好笑,一退潮满海滩都是鱼,拣几十乃至几百条归海有何用?但孩子却非常坚定。有人问:这么多的鱼,你又不能改变它们命运,扔不扔有何不同?他看看手中的鱼,答:对这条,我能改变它的命运!
  
  如果是你在海边遇到退潮后受困的鱼,你会尽你可能多把几条鱼,扔回到大海里面?我想,许多人都会想,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优胜劣汰!同时,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还能把所有的鱼都救了?
  
  这段话,对于儿童教育,也是非常有寓意的。让我井中月带着大家转换几个场景看看:
  
  假如有一天,你在小河边,看到一个孩子落水了,你却不会游泳,此时你是救呢还是不救?但如果这个孩子是你的孩子,你又会如何去做?对前面的一个问题,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很难统一和强求。但我不会没有作为的,不是大叫寻求帮助,就是利用树枝什么的,看是否对孩子有帮助。而对后一个问题,我想,就不需要我解释了吧?
  
  别人的孩子,或是摔倒的老人,遇到了困难急需你的帮助,大家不要问自己该不该伸手,因为你不去做,将来某一次很可能那位孩子或老人,就是你自己的亲人!所以,从人的道义上讲,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无论如何也是要伸手的。只是救人不能随意牺牲自己,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确实,你不可能救所有的人,但对某个孩子或老人,你能改变他的命运!
  
  再假如,你上小学孩子的老师,每天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孩子每天要写到11点才能完成。而你的孩子在写作业期间也没有太多的“磨蹭”,就是量大,卷子接着卷子。此时,你又会如何去做?我想,绝大多数家长想的都是怎么能让孩子提早完成作业。有错吗?好像没有,可怎么感觉像是对在水中扑腾、寻求帮助的人说:“你快点,游到岸上就安全了!”
  
  学龄儿童在学习上进行复述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强化记忆的重要方法。按说这是很正确的学习引导方法,只是在做的时候,往往变了味。一些学校和老师为了学生的成绩,不仅在作业总量上多,还会一刀切对所有孩子布置同样数量的作业。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对某些孩子而言,大同小异的题海战术反而会适得其反。
  
  想让孩子在学习上能真正进步,孩子就要学会思考,特别是在大量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时。当孩子重复所学知识时,如果不带着思考的方式,而只是套用公式或死记硬背,表面上有及时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孩子就忘记了。这种蠢笨的学习方法,将让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重复,未来进入中学必然跟不上学习进度。
  
  孩子作业多,家长的督促和陪伴都是变相的压力。这不是在救孩子,而是让孩子在“水深火热”中呆的时间更长。孩子在学习中需要重复,但如果因此大量占用孩子思考时间,就显得非常的不值得了。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减负,至于采取什么办法,是和学校、老师沟通,还是敢于舍弃一些作业,这就看家长的“能耐”了。
  
  孩子写作业,确实和其学习成绩相关,但大家千万别以为,作业多也和孩子的成绩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大家真遇到孩子负担重,家长要伸手去“做”一些正确的、救人的事情。就算你和老师沟通后也无法减负,那有没有想过让孩子舍弃一些作业,而老师批评时,让孩子全部把责任全部推到自己头上,并且做到“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再假如一个极端的现象,你上小学孩子的老师,“直言不讳”地索取礼物和红包,别的家长都送了,而如果不送,老师就打电话说孩子退步了,拐着弯要红包。此时,你会送吗?我井中月想,大多数家长不敢不送,因为怕自己的孩子受忽视。同时,还会强调这是社会问题,对已经行成的社会风气,个别人的反抗又能改变些什么呢?想解决,只能依靠上级教育部门干预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会索取礼物和红包,但一个老师能力再强,教出的学生个个成绩都很棒,只要向家长索取礼物和红包,就绝不是一个好老师!可是,这样误人子弟的老师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恐怕,最多也是教育出一个有才无德的人,难道家长真的只为了成绩,而顺应社会潮流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也许,许多朋友会说,面对老师变相索取礼物和红包,不妥协又能怎么办?这依然是孩子处于危险之中,你会如何做的问题,会不会去救自己的孩子。其实,就算其他家长都同流合污而不出面的情况下,你敢不敢为了孩子去投诉?那怕是退一步,想着让孩子转班或转学?如果你认为本地区已经都是这样了,那是不是真的为了孩子而移居?最不济的,是不是也可以教会孩子认识和勇敢面对不公平?
  
  所以,面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外部问题,家长别总想着自己的能力有限,以为做和不做都一样。虽然从一个大社会的角度来看,你的所作所为可能很难泛起涟漪,但每个急需帮助的孩子,都是一条被困沙滩的鱼,你做了你应该做的事情,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许,恰是你的微小作为,就能真正改变你孩子的一生。(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父母教育:

  《时评:无人管理的中学图书馆》    《教养坏习惯:说太多的“不”》 

  《教育中的长板理论和定向培养》   《点评:不能迁就的四个坏习惯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你是如何让孩子获得零花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