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害了你的孩子?2岁前就让他/她看电视!
(2011-03-10 18:21:18)
标签:
育儿情感区注意力电视思维能力父母教育感觉器官 |
分类: 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
提示:本文已刊登在《保育与教育》杂志2011年第八期。
本文主要的阅读对象,是0-2岁婴儿的父母。对其他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另文。
我遇到过许多父母,或者是其祖辈,经常喜欢抱着不满2周岁的婴儿看电视,还振振有词地说:“看,孩子多喜欢看电视,已看电视什么都不闹了。”而且还认为只要看的时间不长,不仅对孩子的视力没有影响,还有利于孩子的智力、语言的发展。我相信,有这样的父母,不会是少数吧?
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与你期望的,基本是南辕北辙!确实,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让2岁以下的婴儿看电视,是可以省不少的心,多少增加一点自己的时间。但是,如果你看了我下面的叙说,你还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或者说我是胡说八道,那好吧,请继续伤害你的孩子吧!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
0-4个月的宝宝,眼睛发育尚不完全,3个月前的婴儿只能看到放置在他眼前的玩具和物品,4-6个月的婴儿可以注视1米左右的物体,已有了一定的专注力,而且对图像、声音特别感兴趣。另外,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的晶状体相对清澈,无法有效过滤光线,眼睛易受损。比较危险的是,蓝光会对孩子眼睛健康有害。过量接触可见光中的蓝光,会加速视网膜黄斑区的细胞氧化,甚至损伤视觉细胞。
所以,过小的婴儿看电视,由于婴儿眼睛的调节功能差,成人合适的距离,对孩子反而非常不利,容易造成婴儿内斜视,即“斗鸡眼”。另外,电视是采用视觉的拟动原理,并非真实的动作,图像总要比实物显得模糊且有颤动,再加上电视机光亮度变化大,婴儿对此难与调节适应,眼肌容易出现疲劳,造成视力降低、近视、远视、斜视等。孩子视力不好,不仅会影响以后的学习,还会直接影响孩子平衡能力及直观的判断力。
从语言发展角度来看:
许多家长认为婴儿看电视,可以帮助其语言的发展作用,提高说话能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听到许多对话,但这并不能形成孩子的语言能力。孩子学习语言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和我们进行对话,而不是看屏幕上面的人说话。长期通过电视学习语言,它不仅对婴儿的语言开发起不了什么作用,还可能给孩子们带来语言障碍。
从注意力角度来看:
不能否认的是,对0-2岁的婴儿,在其生长发育以及学能发展的过程中,外界信息90%是通过眼睛获得、直接影响着婴儿动作、语言的发展,还关系到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但是,当视觉刺激过多的时候,孩子的听觉功能就被衰减到最低。这样的结果,会直接导致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精神不能集中,特别是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看电视,到了5-6岁以后,就很难注意任何长于几秒的图像了。这会导致孩子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静止不动的东西上,如老师、书本或者作业。小时候看电视越多,到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就越严重。
从智力发展、认知角度来看:
从记忆上讲,电视画面投射到情感区,它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没有控制权,因此看电视导致大脑进入消极状态。研究表明,大脑在看电视时的运转速度之慢仅次于睡眠。由于电视画面会直接进入记忆,且不易被忘记,直接导致孩子的大脑没有练习创造画面的机会,严重伤害思考能力。这些记忆的画面,必将给孩子未来的想象力造成很大的限制。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启蒙的最佳机会,而智力发育需要获得不断的信息刺激。在人生最初的几年,孩子应该学走路、学说话、学思考。电视是被动的、生活化的活动,电视的“代理经验”会影响孩子的判断和行为控制,同时削弱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孩子通过现场体验获取第一手资料,远比通过电视来获得知识要好。另外,经常看电视,会导致孩子们脱离了那些本应从事的、更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游戏玩耍,这些都对提高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拓宽注意力、培养社会关系有极大帮助。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疑问,欢迎给我留言,大家一起研讨,谢谢!
附:必读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