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带着孩子抢跑,未来未必得第一!

(2011-03-08 23:01:37)
标签:

育儿技巧

敏锐的观察力

感觉器官

大脑发育

父母教育

道德

识字

育儿

分类: 父母教育

  今天我参加了一个小活动,其间有几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了,都是4-6岁的。在活动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形:在看一个绘本的PPT时,每个孩子都把上面话全部读出来了。一问,都说这些字已经认识了。虽然绘本上出现的字不超过200个,但这种情况出现,基本上孩子已经认识1000个字以上了。我不能不表示我的惊奇,也不能不替孩子感到悲哀,更为家长的急功近利感到无语。

 

  我曾了解到,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彩,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后,都坚持识一到两个字,同时学习算术。现在想起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实在是明显带有误导性。如果家长急功近利,严重违背了孩子的生理规律和教育规律,反而会磨掉孩子的灵气与对可持续性学习的好奇心。让孩子在知识学习上抢跑,以后真的未必得第一呀!

 

  从生理学上讲,人在儿童时期大脑发育速度最快,三岁儿童的大脑,约相当于成年人脑重的2/3,七岁时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10。从心理学上讲,幼龄儿童是爱动爱玩最活跃的时期,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采取玩乐认识的形式,他们的积极性会特别高。孩子在3-5岁的时候,会出现第一反抗期,同时步入社会、拓展视野,确实有了一定学习的身心条件。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知觉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准确的分析的特点,对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不容易辨别清楚。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幼儿对抽象意义的理解能力尚未形成,往往是讲得越多,孩子听进去的越少。从这方面讲,过多的识字,是一些家长在虚荣心、功利心驱使下,强行掠夺孩子的游戏时间,是一种违背儿童天性的自私行为。很多家长把“识字多少”作为衡量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尺,甚至是人前炫耀的资本。

 

  当然,不能否认,适当学习能给孩子适当刺激,对儿童脑发育、尽早吸收知识都有好处。但家长完全没必要在学龄前进行太多的“知识灌输”,会做多少算术题、能识多少个字或者能背多少首唐诗,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相反,家长们更要着重培养孩子下面的几个方面,这才是基础中的基础,远比单纯地学“知识”重要得多:

  1、  懂得什么是爱,拥有善良的同情心;

  2、  敏锐的观察力和无限的想象力;

  3、  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

  4、  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正确的待人接物;

  5、  勇敢机智,不怕挫折;

 

  另外,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多数过早进行学习的孩子,进入学校后,对老师教课不感兴趣,这会导致这些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纪律等问题。而当他们的领先优势失去的时候,又可能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后劲。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疑问,欢迎给我留言,大家一起研讨,谢谢!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