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四十岁边上(五)

(2014-09-21 03:01:29)
标签:

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
事情的导火索是那天早上,我跟他一起看Yutube上的录像,一个法国喇嘛讲东方哲学。他提到哈佛大学做的一项科学实验,人在深度冥想时脑电波会发生不同寻常的变化。"幸福也许不在你外面的世界,而是在向内寻找的旅途中。"


看完录像,我期待的看着他,他说:"我一直相信,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完成很多不可能的事。"

他说完话,看着我,我突然觉得难受极了,好像我们之间隔着一个太平洋。

后来那几天我情绪一直很不好,"为什么那么伤心?"他追着问我。我什么都说不出来,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谈论死。谈论关于死的一切。我们从来没有为中医西医争论过,在癌症这个领域,中医西医都是赌博,这是他的生命,他有权利做决定,我会支持他。只是看着他像唐吉柯德般,徒劳无功的想要自己控制局面,我很心疼。他本来就是个很独立的人,现在除了吃饭睡觉,他剩下的时间都在做研究,一夜之间成了黑色素瘤专家,读过所有发表的论文,联系过所有的权威医院和医生,他那么努力想要抓住什么,看得我心里难受极了。我心里担心,这种高度的紧张和压力,对他的病不利。


"他抓的太紧了" 我跟凯瑟琳说。"他得接受人不能控制的那部分。"

凯瑟琳是我60多岁的心理医生,我走投无路时总会想起她。我一直觉得,我和我丈夫的关系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我们两个都很真诚,可以诚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是现在,在癌症面前,我们根本没办法团结起来,我觉得我被排除在外,完全帮不上忙。


凯瑟琳跟我们两个都很熟,她听得懂我每一句话。像往常一样,她总是言简意赅,"人在危机的时候,会放大自己性格中的惯性,这是很自然的。"她说,"你的柔韧性要比他强,但现在,你能提供最大的支持,也就是陪伴他,并允许他按自己的方式面对,有时候,即使我们知道更好的办法,也无能为力。"


所以,在那天饭桌上,听到他请求我,让他按自己的方式治疗。我百感交集,但最终只说:"好,我答应你。"

那一刻,好像回到22岁那年,我17岁的妹妹要做手术,医生说,要做好下不了手术台的准备。我记得我妹妹被推进手术室前的眼神,那一刻我生不如死,恨不得替她去做手术。我总以为,我是想明白自己的生死,才决定离开中国,到美国生活的。但现在,看着身边的人经历生死,我发现我的功课远远没有完成。那种害怕失去的恐惧,让我也死死的抓住,不肯放手。


有时候,爱和恐惧,只有一线之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