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后一天
(2014-01-02 12:28:10)
标签:
文化 |
分类: 生活 |
2013年最后一天,在密歇根中部的Canadian lakes小木屋里度过。早上在屋里煮茶,看窗外的树林,有黑色的松鼠在厚厚的积雪上跳跃。它们并不知道,这是我们人类一年的最后一天;也不知道,这是我一生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为此走了几万里的路。
我穿上所有透气又保暖的运动服,出门跑步。天气冷极了,气温零下十几度。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也没有车,只有树林里的房子证明这个地方有人居住。我沿着有房子的小路一直跑,一个路口又一个路口,白色无处不在,树林静默。路似乎没有尽头,我那么贪婪,总想跑到下一个路尽头,看个究竟。二十分钟后,身体渐渐热起来,呼吸越来越深,而且顺畅。我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可以这样永远不停的跑下去。这是一种很难跟人描述的快乐,甚至狂喜。
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美国的广大和荒凉的自然,对我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我从半信半疑,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是这种狂喜,鼓励着我在美国的日常生活。我在北京十几年里,无时不在的焦虑感,和随时想要逃脱的窒息感,是因为我需要更大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我对拥挤的人群有生理上的不适应。
这一年,我渐渐把这个新国家当作自己的家。我不再在意这里的路上没有“行人”,只有“行车”。也不觉得大部分时间,打交道的都是“规则”,而不是“人”有什么不好。以前每次张发财表扬我是个好厨子,都惹得我啼笑皆非。因为在我人生的头35年里,认识我的任何一个,都同意我干什么都比做家庭妇女干得好。
生活在美国人中间,清楚的看到一个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经历是多么的丰富。与我同龄的美国人,出生时的物质生活条件与今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很多人甚至感觉到美国在走下坡路。而我的经验,与他们完全相反。我常常不知道如何跟他们讲述我的过去,并不是因为他们会如何的惊讶,而是因为他们完全无法体会,无从了解。这部分生命的经历,随着我离开中国,完整的封存到记忆里,成为私人的历史。再没有人与我分享同样的经历,我与“集体”从此天各一方。离开了中国,从此独自一人,完成一个独特的人生体验。每次想到这里,都会生出些豪迈和荒凉。
2013年的最后一天,我完成了最后一次长跑,没有在室外停留,太冷了。但进屋前,我特意绕到屋后,看了一眼黑色松鼠。它跑上跑下的忙碌着,看起来很快乐。我突然想起蒋大头那天在电话里说:“真实的人生比戏剧更精彩。”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谁都不相信生活会一成不变。可是我心里暗自期望,今后的生活,就像刚过去2013年一样,读书,旅行,锻炼,过日子,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