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2012年

(2013-01-01 01:45:44)
标签:

生活

美国

文化

分类: 生活

 

 

 

晨起,照例在早餐时看微博,这是我与我的过去唯一的联系。见滑雪的滑雪,攀岩的攀岩,吃饭的吃饭,抒怀的抒怀。才意识到彼岸已经敲过了新年钟声。

越南屯没有冬天,再冷也只是瑟缩几下而已,由此我竟然对新年无感。这样一日一日没有节点的过,又确实象是一个梦境,使得30多年的中国生活更象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一年我有一半时间在梦里回到过去,一入夜,过去的气味语言人物场景就轻易的回来,演起来大多惊心动魄。这样的长梦持续已经1年半,最近渐渐稀少了,梦里也开始有了西人,这也许是个好事,说明我正在接纳新的生活。


算算我这一年在美国,算来已经是第二年了,如果不接受一点新生活,似乎就很说不过去了。回顾这一年,日日过的忙碌,但内容却简单,时间上分配,例行的锻炼吃饭睡觉是大头,然后是读书和学习,写字,我努力的读尽量多的书,上学,和写一些文章,除此之外是旅行,最后是交际。


在写作的日子里我渐渐发现了自己的变化,这过去5年的生活似乎把我打散了,30岁以前的我,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现实之外,或者说一个比较完整的相信体系。30岁以后我的相信体系相继被挑战和摧毁。我还记得04年我写过一段博客,那时是在拯救自己的体系。这一年我没写多少文章,并且自觉写的很吃力,常常是颠来倒去,跑题甚远又强拉回来,最后写迷了路。我本来有野心每天写半小时,现在看连三分之一都没做到。我的体系崩溃的有多严重,最终我通过试图写文章检验出来了。这一年的写字最象是心理治疗,帮我在此处和过去搭起一座桥,过去的几年过的仓皇焦虑,似乎需要找到写方法来安抚。所以写的好坏是完全不在乎的, 关起门来独坐书桌前,更象是冥想而已。明年有许多旅行计划,但写字要努力继续下去。


读书有两种读法,英文书是锻炼,象我每天的跑步一样,肌肉酸疼是难免的,但越跑越容易,也算是欣慰了。我耿耿于怀的能和生在美国人的人一样的英文能力,怕是一天两天不能到来,但两年前如同吃饭时米饭里吃出很多石子来,现在已经算是夹生饭,却勉强能下咽了。有时转念想,我这么算是喜欢语言的人,在永远有空间进步的语言里过活,其实也幸运,让我常保持兴奋的神经。相比之下,读中文书更像是娱乐,象一个会游泳的人什么也不做,就能漂浮在水上,看看风景。我还不知道离开中文文化对我的语文能力有多大影响,但至少英文反过来影响中文的情况还不明显。这种情况下读中文书也跟在中文语境里不一样,我常常找不到评判的坐标,对很多书的感受似乎和从前不一样了。


1年旅行不是主题,但还是回中国1个月,见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朋友,也确认了自己已经离开的身份。此外夏威夷两周非常美好,还原了我多年未找回的旅行方式。1月和6月到棕榈泉看电影节,已经成为习惯。南加州的山,湖,沙漠,也在陆陆续续的造访。


美国的人际交往方式和中国人的不同,也是我这一年经历的一大变化。简单,自由的社交关系有时会让我觉得陌生,有时又觉得很轻松美好。无论是朋友,亲戚,同学,老师,交往的过程都很让我新奇。也让我明白,想要独立和自由,必须学会划清边界和表达争取。跟中国人的文化相比,美国人更像是游牧民族。在国内我不太喜欢聚会,但这里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却感觉到寂寞,这种时候我总是想,我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呀。


读过一篇移民文化的文章,说人在成年后价值观和文化完整形成,如果移民到一个新国家,突然切断与母文化的互动关系,他的后半生将母文化如化石般保存下来,无论时间推移,将不会有变化。我在刚来美国的那年,对此感受最深,那时接触一些90年代来的中国移民,去他们的家里,与他们谈话,常生出时空错乱之感,因中国这十年已经翻天覆地,而90年代和以前的中国,是我童年的延续。


我最不希望的是多年以后,我变成了母文化的化石,和新文化的边缘人。人需要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我一直在努力的建造它。象我这样的移民,需要将原生的和新的文化捏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完整的新体系,才会有心灵安静从容的那一天,这也将是我一生的努力方向。


以此纪念我的2012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