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父亲叫伍奢,祖父叫伍举。伍举为人刚直谏诤,在楚庄王争霸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得楚庄王的赏识,因而显贵。然后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
楚平王在蔡地,娶了蔡国女子,这个女子为他生了儿子,就是后来的太子建。楚平王派伍奢做太子建的太傅,费无忌做少傅,共同辅导太子。这个费无忌是一个翻弄是非的人。他并安心于做太子建的少傅,也不满足于这个职位,就想办法贴近楚平王。机会来了。平王二年(前527年),楚平王委派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妻。费无忌到了秦国,发现这个女子貌美过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恭喜太子,而是先一步回到国都,讨好平王说,“秦国女子倾国倾城貌,您可自己留下,再为太子另寻一位。”
英雄爱美人,狗熊也一样,是男人很难过得了这一关,楚平王听说秦国的这个女孩子漂亮,就自己娶了。漂亮的女孩是需要疼爱的,楚平王娶了这个女孩后,极度地宠爱,自然而然地,这个女孩就为他生了个儿子起名叫轸,宠爱的王妃有了儿子以后,太子就危险了。
费无忌用秦国美女向楚平王献媚以后,就趁机离开了太子去侍奉平王。翻弄是非的人很知道给自己留后路,他担心有一天平王死了,太子建继位,自己不会有好果子吃,因此诋毁太子建。
太子建的母亲,是蔡国人,楚平王这时已经不宠爱这个昨日桃花。爱屋及乌的另一面,就是恶其胥余。结果,平王也越来越疏远太子建,派太子建驻守城父,防守边疆。父子不常见面,费无忌就有机会不断地在平王面前说太子建的坏话,他说太子因为秦女的原因,一直有怨恨情绪,希望大王早做防备。自从太子驻守城父以后,统率着军队,和诸侯交往,打算进入都城作乱了。
这样的信息传递多了,楚平王还真的相信了。他把太子太傅伍奢召回来审问。伍奢知道费无忌在楚平王面前说了太子的坏话,因此说:“大王怎么能仅仅凭搬弄事非的小人之臣的坏话,就疏远骨肉至亲呢?”
无忌说:“大王现在不制止,他们的阴谋就要得逞,太子依靠的就是伍奢,今天不收拾他,到时后悔就晚了。”
于是平王把伍奢囚禁起来,同时命令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
奋扬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在路上,他派人提前告诉太子,让太子赶快逃亡,太子建逃到宋国去了。司马奋扬如愿地扑了个空。
楚平王很生气,问奋扬:“杀太子的命令,从我嘴里说出,进到你的耳里,中间没有第二个人,是谁泄漏给太子建的?”
司马奋扬坦然地说:“是臣。大王曾经嘱咐臣要像服侍大王一样服侍太子,臣虽不才,不敢三心二意。臣按大王先前的嘱咐执行,不忍心按大王后来的命令执行。臣把太子放跑,现在后悔莫及了。”
楚平王问:“那么,你怎么还敢来见寡人呢?”
司马奋扬说:“臣没有完成大王的使命,如果不来,就是再次违命了,臣不敢。”
楚平王无奈,对司马奋扬说:“回到你的岗位做你该做的事吧!”
那时的贵族还讲道理,不像后来的某些人心眼非常小,只要下属与自己不一心,就等着瞧吧,而不管是非曲直。
太子跑了,费无忌并不担心,他担心伍奢的两个儿子,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能,不杀掉他们,将来都是祸害。好在他的父亲在我们手里,可以用他父亲做人质,把他们招来除掉,以免将来成为楚国的后患。”
楚平王派人去召伍氏兄弟回来,说:“只要回来,我就赦免你们的父亲。”平王同时还派使臣对伍奢说:“能把你两个儿子叫来,就能活命,不叫来,就处死。”
伍奢说:“伍尚为人宽厚仁慈,叫他,一定能来;伍员人桀骜不驯,忍辱负重,能成就大事,他知道来了一块被擒,势必不来。”
知子莫如父,正如伍奢所言,伍尚为人重德行,仁孝而慈爱,接到消息,在生死的关头,念及自己此去或许真的可以救父亲,选择了回去、当时已是棠邑大夫的伍尚对他弟弟伍员说:“你到吴国去,我准备回去送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为父亲而死,你能为父亲极仇。听到可以赦免父亲的命令,不能不赶快回去;亲人被杀戮,不能没有人报仇。赴死而使父亲得到赦免,这是孝顺;掂量成功的可能性而行动,这是仁义;选择重任而前往,这是明智;明知必死而不躲避,这是勇气。父亲不可以抛弃,名誉不可以毁掉,你努力而为吧!这样总比两个人死在一起好。”
伍尚回去了。
伍奢听说伍员没有回来说:“楚国将要苦于战火,楚国君臣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楚平王把伍奢和伍尚都杀了,可惜了这两个杰出的人才!
伍子胥逃跑了。他听说太子建在宋国,就前去追随。
当时宋国正遇上内乱,宋元公不讲信用,用欺骗手段杀死许多公子。大夫华氏、向氏互相攻伐作战,伍子胥到宋国以后,发现此地不是久留之地,就和太子建一同逃到郑国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