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关于孟津军演中的白鱼与乌鸦

(2014-01-17 22:47:28)
分类: 平说西周

 

 

姬昌去世,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继位。因为姬昌在位时间比较长,因此姬发继位时,年龄不应该很小,应该是人到中年了,但是,火气好像也很旺。继位不久,就出兵讨伐商人,但出兵后来变成了军事演习,这次军事学习成就了二个地名,一个是孟津,一个是偃师,今天,这两个名称分别是洛阳下辖的两个县市。孟津即盟津,津指的是黄河的渡口,盟是军事演习时,在此与八方诸侯会盟,誓师讨伐商纣王。偃师则是演习中止,偃旗息鼓的地方。从孟津到偃师,一个热血沸腾,一个冷静异常,使我们觉得这场演习似乎是一个计谋,用今天的话说,姬发更像是在玩军演,为什么这样说?这是有故事的。姬发继位后,制作了文王的牌位,用车载着,供在中军帐中。武王自称太子发,宣称是奉文王之命前去讨伐,不敢自己擅自做主。他向司马、司徒、司空等受王命执符节的官员宣告:“大家都要严肃恭敬,要诚实啊,我本是无知之人,只因先祖有德行,我承受了先人的功业。现在已制定了各种赏罚制度,来确保完成祖先的功业。”于是发兵东方,到达盟津。姜太公作为军事指挥,发布命令说:“集合你们的兵众,把好船桨,落后的一律斩杀。”这时候,诸侯们虽然未曾约定,却都会集到盟津,共有八百多个。于是武王趁机发表了激情四射的演说,这个演说纪录在《尚书》之中。演说结束后,武王率军乘船渡河,一场大战似乎即将爆发,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在渡河过程中,发生了两件事,这二件事终止了这场游戏。什么事呢?

第一件事情,在横渡黄河时,有一条白鱼跳到了武王的船上。武王用它祭天。但白鱼上船是什么征兆呢?白色是殷商帝国的国色,殷朝尚白。过去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国色,比如周朝尚红,秦朝尚黑,唐朝尚黄,等等。国色的选择并不是源自当时人的喜好和所谓的时尚颜色,而是有着固定的套路和理论支撑的。它来自于五行相胜说。五行就是自然界所存在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对应五种颜色,金是白色,木是青色,水是黑色,火是红色,土是黄色。五行相胜说认为:众胜寡,所以水胜火;精胜坚,所以火胜金;刚胜柔,所以金胜木;专胜散,所以木胜土;实胜虚,所以土胜水。战国时期的五行家邹衍,根据五行之间的这种循环相克关系,创立了五德终始说,来解释历史发展和朝代更替。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运,每一朝代都有五德中的一种与之相配,然后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由此,王朝的德运决定这个朝代的命运。历史发展正是按照这种顺序循环往复。如:黄帝属土,是土德,崇尚黄色。夏禹之时,草木秋冬之季仍不枯萎,木气胜,所以禹属木,崇尚青色。木克土,夏替代了尧舜的圣王时代,建立了夏朝。商汤之时,出现金刃生于水的现象,金气胜,所以商属金,崇尚白色。金克木,所以商替代了夏。周文王时,出现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的奇观,火气胜,所以周属火,崇尚赤色。火又克金,所以周替代了商。五行之间的相胜关系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由此造成了历史发展和朝代更替。战国以后,五行相胜说成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周为火德,水克火,因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以秦文公出猎获黑龙作为水德兴起的符瑞,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包括将旗帜和皇袍做成黑色的,以证明其政权合法性。从东汉开始“五德始终说”由五行相胜法变为五行相生法。五行相生就是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顺序排列。只有在“五行相生”不管用的前提下,“五行相胜”法才会被人想起。因此,东汉为火德,火生土,后来建立的曹魏政权就是土德,土生金,代魏的晋为金德,尚白。由于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朝代多是火德或土德,比如周、东汉、隋、宋、明等等是火德,尚红,时间最长,累计超过一千五百年。汉、唐等朝代是土德,尚黄,因此,此后的中国或是全国山河一片红,或是满城尽戴黄金甲,而青天,白旗或黑袍的时间都不长。

这是白色,那么,鱼有什么意思呢?今天看来,鱼有富足的含义,用的是谐音,所谓年年有鱼(余)。但远古时期不这么看。鱼是有鳞的,很像当时的盔甲,也许人们就是从鱼鳞中得到启发而发明了盔甲,总之鱼在当时象征兵事,而象征兵事的、尤其是白色的鱼上了武王的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知道。但可以做不祥的推测。

第二件事情,周武王率军渡过黄河以后,又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转动不停,最后这团火变成了一只乌鸦,赤红的颜色,发出魄魄的鸣叫声。这里又出现了三个元素,火、红色、乌鸦叫。周为火德,红色是周的国色,那么乌鸦叫又有什么含义呢?

关于乌鸦,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第一,乌鸦是智商最高的鸟类。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乌鸦的智商。一是日本一所大学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有乌鸦等待红灯的到来。红灯亮时,乌鸦飞到地面上,把核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车轮胎下。等交通指示灯变成绿灯,车子把胡桃辗碎,待指示灯变红时,乌鸦们赶紧再次飞到地面上美餐。二是乌鸦的记忆相当的好,它能把30,000颗种子放到不同的地方,来年再把他们找出来,即使是深埋在雪底下。人如果与乌鸦玩记忆,会输得很难看。乌鸦还经常会以叫声引导大型动物去袭击那些它们自己无法战胜的猎物,使自己也能分一杯羹。第二,乌鸦是孝鸟。我国古人将鸟分为三种,毒鸟,枭鸟,孝鸟。毒鸟分公母,公的称鸩,羽毛剧毒,是古代毒药的重要材料,母的称鸨,也非常毒。二是枭鸟。枭是勇猛凶狠的意思,因此,枭鸟特别狠,出生后不久就把自己的双亲吃了,目的是为了占这个窝,如果把蛋生在别的鸟的窝里,这种鸟一破壳就会把别的鸟的蛋推出窝,这种鸟的代表有杜鹃。第三种就是孝鸟,也就是乌鸦,小乌鸦生出来后大乌鸦养它,等大乌鸦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会养着大乌鸦。因此,“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直是儒家以自然界的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孝”和“礼”的教材。第三,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预言作用的神鸟,乌鸦叫在唐代以前象征吉祥,唐代以后乌鸦叫则似乎是不祥的预兆。这个时候究竟是凶是吉,我们不得而知。

今天我们不知道周武王从那个角度去理解乌鸦的魄魄声,是他的父亲没有安葬?还是乌鸦叫有预言能力?不得而知,但是当诸侯都说:“纣可以讨伐了!”武王却是以“你们不知道天命”为由,忙带领跃跃欲试的800诸侯撤军,偃旗息鼓,偃师洛河。河南偃师市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在我看来,尽管武王振臂一呼,有800诸侯响应,群情激奋,会师黄河渡口。但武王还算冷静,伟大、光荣、正确的周武王不会这么鲁莽,他一定有自己的情报系统,有自己的间谍和侦察人员,因此,情报分析,还不是时机。当时庞大的殷王朝并没有到一推即倒的地步。相对殷商王朝来讲,小邦周的势力还太弱。而所谓的八百诸侯一定有夸大的意思。最多是一些持不同政见,或对殷王朝统治不满,或游离于体制之外的反政府武装。800诸侯,如果按一个诸侯率领100人算,至少是八万人,那声势可以浩大,而实际上武王后来伐纣,所带本部人马和武王提到的八个参与的部族不过四万五千人。因此,所谓的八百诸侯,即使可以有,也不过是一些小部落首领,凑个数字,为武王伐纣的合法性找依据。

周武王的偃师是理智的。这句话是在回答为什么用玩军演这个词。这或也是从汤那里常来的。当年,汤伐夏桀,掌握不住火候,厨师出身的高参伊尹就给他出主意,让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宣誓讨伐夏桀。结果夏桀暴怒,率诸侯国小兄弟们准备教训商汤。看到夏桀还能号令诸侯,伊尹就赶快让商汤停止,告诉夏桀他们是在玩打仗游戏,是误会。并恢复给夏桀纳贡。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商汤故技重演,又玩打仗游戏,夏桀应战,但这一次已经没有没有诸侯响应帮助夏桀了,于是,游戏变成了残酷的厮杀。最后商汤打败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与此相比,武王未必不是在试探商纣王,看看商纣王的反应。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以后,殷纣王并没有拿武王说事,这么多人跑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肯定不是玩一下躲猫猫的游戏就回去的。看来要么是武王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或者当时的通讯太差,或者纣王太大意。总之,在二年之内没有对周武王的处分书下达。也许有人提醒过纣王,但纣王太过自信。“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不是有天命吗,谁能把我怎么样。

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是有天命的,天命是不可触动的。周武王也信天命,但是他们也想信天命是可以改变的。这是武王们的进步所在。《左传》中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唐代一个谋士李泌曾对唐朝的皇帝(德宗)说,天命,老百姓可以说,天子老大不能说,天子老大是造天命的,如果天子老大也讲天命,那么就会忽视政治,礼、乐、刑、政就没有用了,而忽视重视政治,国家没有不败亡的,殷纣王就是讲天命而败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