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始粗犷的茶卡盐湖(原创图片10幅)

(2009-11-09 18:53:59)
标签:

青海

柴达木盆地

茶卡盐湖

摄影

视觉/图片

旅行/见闻

我记录

旅游

分类: 西北行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此次西北之行有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如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然而除却观赏的功能又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利于国计民生的地方之一是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乌兰县茶卡镇,距西宁310公里。出青海湖乘车西行,中午十分即到达湖畔

    据介绍:“茶卡”在蒙语和藏语中的基本意思都是“盐海”。盐湖的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湖水属卤水型。底部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但开发最早,乾隆二十八年(1763)就已开采,迄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

    盐湖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青藏高原从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变化,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同时湖内的盐份也不断得到补充因为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山上带下沉积。

    目前茶卡盐湖已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盐厂,并开发出加碘盐,洗涤盐,再生盐、粉干盐等多个品种,年生产几十万吨优质原盐,供应青海和全国各地并出口国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盐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生活区

   

    在茫茫盐海中乘由运输原盐改装的小火车观光,感到气温很低,寒风袭人即没再前行,我知道自己仅仅在这广阔的“海边”略略溜达了一下而已,同时心中感叹大自然对人类慷慨的赐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仿佛冬日

 

     柴达木盆地一直有“聚宝盆”之称,也可简略的概括为“三原色”:黑、黄、白。

   “黑”是石油;“黄”是黄沙但是它的鬼斧神工带来了雅丹地貌成为旅游资源:白即是盐类;氯化钠和氯化钾,后者就是农业生产所用的钾肥同时盐湖还有硼、锂等稀有金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晴云

 

   透过镜头,掠过湖面上空的阴云,近处装盐的金属斗车铁锈斑驳,小火车的铁轨延伸到湖的深处,逼人的寒气中人们匆匆而行,我如同进入了雪原中的北国。而湖边用盐雕塑的恐龙又让人仿佛回到了史前的亘古洪荒,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真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突兀与和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远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视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盐雕

 

     中午在茶卡镇的一间小饭馆就餐,午后的阳光明媚而和煦,我也感到象重新回到了现实的世界。

     静静的茶卡盐湖带给人别样的感受,我非常喜欢这种意境和感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荒远

  

   离开茶卡镇时我在想,或许路途相对较远到此地的游客还不多,所以盐湖还没有“过度”开发。这也许是好事:让它多保持几分原始和粗犷,真实的展现才是自然的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