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国道
德令哈市-大柴旦段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东西长850公里,南北宽350公里,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海拔约2500~300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蒙古语即盐泽之意。盆地内有盐水湖5000多为个,最大的是面积16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盆地的盐产以及矿产都相当丰富,盆地中部有煤矿、铅锌矿和石油,已建炼油厂。故有“聚宝盆”之称。
应该说从青海湖开始我们就踏上了穿越柴达木之旅。
我们此行的路线是从东向西穿越盆地:西宁-青海湖-茶卡镇-乌兰县-德令哈市-大柴旦-当金山口,进入甘肃的阿克塞直至敦煌。
离开茶卡盐湖,当天下午即到达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

德令哈市中心广场

市区小景之一
该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是青海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东距省会西宁514公里,西南距格尔木市387公里。青藏铁路、青新公路横穿全境,可东进省会西宁,西上新疆,北连河西走廊,南下西藏,交通便利。市区不大面积仅25平方公里,人口约7万却有19个民族。

青藏铁路 西宁至格尔木段
时间虽是较晚,在中心广场漫步却仿佛内地的午后时光,街道十分整洁鲜花盛开,贯穿城市南北的巴音河清澈的河水静静的流淌,让人难已想象这是一座处于戈壁和荒漠,干旱少雨的柴达木盆地腹心的城市!人的创造力真是伟大!

巴音河

市区小景之二

新建的歌舞剧院

市区小景之三
第二天清晨5时即离开德令哈市,启明星伴着一弯新月远挂在天垂,离地平面异乎寻常的低,感觉要坠落在车后远去的山脊上。

戈壁筑路

途中一瞥
近十个小时的车程,窗外就是不尽的戈壁、荒漠和几乎寸草不生的石山。绿色的植被和大柴旦附近稀少的树木是柴达木盆地的生态奢侈。而可贵的是途中经过的一两个咸水湖,面积还仿佛不小让我惊讶。
我想:对照四川特别是成都平原因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旱从人而四季植物繁茂,蜀人应知足了。

一眼望不到头的直线型公路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大柴旦远眺

浆果

车窗中遥见柴达木湖

金色(大柴旦途中)

当金山口
回成都不久后得知:2009年11月5日海西州大柴旦镇和德令哈市发生5.1级地震,随后发生了多次余震所幸没有重大的人员伤亡。
没有此次的柴达木穿越旅程,我是难以记住以上两个地名的,但三天两夜行程让我对它们有了肤浅然而直观的印象,大自然的宏伟和野性,温暖和狂暴是人类无法改变的,但我衷心的祝愿那里的人们和一切生命都是安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