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印象:洪崖洞和巴渝十二景(原创图片14幅)

(2009-05-31 18:55:14)
标签:

重庆

旅游

洪崖洞

巴渝十二景

重庆夜景

摄影

视觉/图片

我记录

分类: 巴山蜀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嘉陵江畔洪崖洞

    

      国人历来有将当地的自然景观汇称为若干“景”的传统,重庆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地方志上就有"渝城八景",至清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删产生的“老巴渝十二景”,即为世所公认几百年来沿用至今。它们分别是:

     金碧流香(渝中区人民公园);桶井峡猿(渝北统景);     云篆风清(巴南云篆山);

     海棠烟雨(南岸海棠溪);    华蓥雪霁(四川华蓥山);   龙门皓月(南岸龙门浩);
     黄葛晚渡(南坪涂山之麓);  歌乐灵音(沙坪坝歌乐山); 洪崖滴翠(渝中区沧白路);
     字水宵灯;(山城夜景);    缙岭云霞(北碚缙云山);   佛图夜雨(渝中区佛图关)。

     由于多年的变化和城市的修建这些景观多已不存,不过在现在的渝中区范围内应该说“洪崖滴翠”和“字水宵灯”不但依然存留而且让人耳目一新。

     先说“洪崖滴翠”:洪崖洞位于渝中区沧白路面临嘉陵江,原洞内可容数百人,上刻"洪崖洞"三篆字,并有北宋文豪苏轼、黄庭坚题刻诗章数篇。旧时洪崖洞上有一条小溪从悬崖上跌下,形成瀑布,林茂水幽而涓涓滴翠故有此景。

     其后树木凋零尤其抗战开始后山城人口增多,此处多为城市贫民居住之地的吊脚楼和破棚烂房,一到夏日嘉陵江水上涨淹没房舍还有安全之虞。重庆的吊脚楼虽然也是一大景观但旧建筑已成了危房。2001年后重庆进行滨江路的建设,小天鹅集团实施了洪崖洞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原来面貌,在此建起了最具重庆特色的饮食休闲景观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洪崖洞顶层小景

    

      洪崖洞以巴渝传统山地民居“吊脚楼”为原型,利用山势地形落差,依山就势用分层筑台、精心打造出集巴渝民俗文化、山地民居建筑文化、码头文化于一体的沿江吊脚楼风俗区。既保留了老山城的人文景观,同时又将巴渝文化延伸,使洪崖洞成为了城市文脉精髓的集中地,确有非凡和不俗的品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天街”

      如今在景区内可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重庆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我这是第一次去洪崖洞倘佯在天成巷巴渝风情街,仿佛是在旧时的老重庆江边的石板路上散步,实则在三层楼上的“天街”上游览。乘电梯直升楼顶,在观赏青铜铸造的旧时重庆的各种民俗人物塑像和护城铁炮的同时,看嘉陵江碧水如黛,江北城远景秀美,让人心旷神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铜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今昔

 

      重庆印象:洪崖洞和巴渝十二景(原创图片14幅)

     

 

      重庆印象:洪崖洞和巴渝十二景(原创图片14幅)

      滴翠

 

      重庆印象:洪崖洞和巴渝十二景(原创图片14幅)

      巴渝民居

 

      重庆印象:洪崖洞和巴渝十二景(原创图片14幅)

      海盗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索道

      

      重庆印象:洪崖洞和巴渝十二景(原创图片14幅)  

      楼高千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嘉陵水碧

    

       至于“字水宵灯”:是山城夜景的雅称。因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于重庆,形似古篆书“巴”字,故有“字水”之称。每夜灯火齐明,层见叠出,高下相映,隔江遥望,水天一色。
      此次在渝期间的安排笔者未成夜游,本文有关洪崖洞都是白天的图片,而入夜参加山城的两江游在船上从嘉陵江观洪崖洞夜景,建筑楼阁华灯齐放,玲珑璀灿美不胜收,朋友们不可错过。

      有幸拍了两张山城夜景的图片附在文后也是草草,仅算有胜于无罢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长江夜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宵灯叠影(南岸看渝中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