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以及要知道它的过去、现在和如何规划未来就应该去当地的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即是我们不应遗漏的重要参观之地和了解重庆的主要窗口。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重庆博物馆为合并共建,其前身西南博物院创建于1951年,现馆藏文物17万余件。该博物馆项目的确定、筹备和建成先后经历了几届重庆市领导和广大市民的争取和努力,可谓来之不易。博物馆总用地面积为2.93公顷,地面以上总建筑高度为25.2米,共5层,总建筑面积为42497平方米。整体外观气势弘大,特别是弧形砂岩外墙和大面积的蓝色玻璃让人感到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的古朴之美,据介绍:弧线代表着水利大坝,蓝色玻璃象征着水,而砂岩外墙也代表着山,寓意了雄伟的三峡工程的同时也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外墙砂岩是专门从澳大利亚购进,在晴天、阴天、雨后等不同的时候,砂岩颜色都会有微妙的变化。

峡谷烟云和三峡石

大厅内的汉阙
三峡博物馆既是展示和介绍长江三峡专题性的博物馆,同时又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的综合性博物馆。陈列展览主要包括《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专题陈列分别为《李初梨捐献文物》、《历代书画》、《历代瓷器》、《汉代雕塑艺术》、《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历代钱币》等内容。

三峡库区抢救出的石刻

陶俑

壁画

关公像

山城旧景
从走进博物馆的那一刻起,我就仿佛从朝天门乘舟随长江东去驶入了历史和文化的海洋,目不暇接的观赏用了4个多小时也仅仅是跑马观花而已,感觉馆藏丰富特别是一些文物和资料十分珍贵而印象深刻。且不说历代馆藏珍品和三峡库区抢救的珍贵文物,仅明清和近代就逾为大观。例如: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据介绍:是迄今知悉唯一的一幅);近代名人康有为、陈独秀等的书法字幅和明代“吴门画派”宗师沈周的画作;去过重庆鹅岭公园的一定记得“鹅岭”两字刻石在此也可看到原作。同时重庆作为近代对外通商口岸和大西南的重镇,早期的钢铁,军火、轻纺工业的发源筹建和实物留存都有展示。

毛泽东和蒋介石合影(摄与重庆谈判期间)

沈周画作

“鹅岭”

近代钢铁厂的典型设备:250轧钢机

蒸汽机车

瓷器展厅
走出三峡博物馆沿阶梯而下即是人民广场,对面就是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人民大礼堂建于50年代,虽然已有半个世纪但至今仍感到它既辉宏大气又不失古雅灵秀,色彩鲜明又大方瑞丽让人叹服!我认为:作为中式风格的传统建筑多年来国内兴建何止千万?但能经得起时代和审美考验的真是凤毛麟角!所以它被评为20世纪亚洲十大经典建筑的确是当之无愧!

重庆人民大礼堂和广场
我想:每到一个地方都应该去看看这个城市的客厅,重庆的客厅就在市中心的人民广场。重庆人民大礼堂和三峡博物馆不但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初重庆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还是两颗镶嵌在山城重庆市中心的璀璨明珠。让人们在学习了解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又得到美的享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