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霍金送我一张诺亚方舟的船票

(2009-12-01 21:33:10)
标签:

2012

霍金

诺亚方舟

唐师曾

韩寒

王菲

麻将

藏传佛教

娱乐

分类: 有时爱,有时痛

 

 

灾难大片《2012》我看了两遍,这似乎足以说明我在看电影方面的拙劣品位。

 

最早是在火车上了解到《2012》消息的。手机报上发了一张剧照,一位藏传佛教的喇嘛站在群山之巅,面对滔滔骇浪,颇有一夫当关的气势。手机谎言报还说,最后是中国人拯救了世界。于是我想当然地以为,肯定是这位喇嘛以无边法力制服了地球灾难,让人类继续得以在蓝色星球上胡作非为。

 

坐在电影院里,我盼啊盼着,终于看到了喇嘛。他没有拯救世界,而是撞响了一口大钟。东方哲学真是深奥啊。那意思好像是说,假如你面对灾难什么也做不了,不妨就随便干点手边的活计,出家人照常念经,不出家的就打打麻将,酒鬼就抄起酒瓶子,诗人就最后泛酸一把。如此一来,世界就会非常和谐。倘若像西方人那样沿着实用主义的路子走下去,那是一定会惹来麻烦的。比如,他们造了四艘方舟,就引出了一个非常窘的问题:到底谁有资格上船呢?

 

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掂量一下:我有什么资源能够搞到方舟的船票?坦率地说,如果大洪水发生在南宋末期,我是很有可能搞到船票的。那时候,我的某一位祖先是当朝宰相。如果方舟照旧在中国建造的话,皇帝十有八九会把宰相及其家人都带上船去。至于现在……还是算了吧,肯定没我什么事儿。

 

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2012》里有个弱智的桥段,那位印裔科学家跟美国总统的女儿讨论起一个小作家的事儿来,而那个小作家正好借助中国人的后门混进了方舟的下水道里。这就给了我一线曙光。我就想,方舟上肯定得有霍金一个舱位吧,假如这位伟大的残疾人忽然想起了我(这不可能),想起了我在某个冬天哆哆嗦嗦地和他合过影(还是不可能),于是用他唯一能够动弹的手指敲出了我的名字(这绝对不可能),那我也许能够挤进诺亚方舟的下水道。那样一来,我就面临人生最重大的选择:我上,还是不上呢?

 

提交答卷之前,我先从常识角度谈一下方舟的不可行性。如果说得简洁一点,就是两个字——“靠啊”。也可以说得复杂一点。科学家肯定知道,大洪水来临之前,地球上最严重的灾难是大地塌陷。那么,怎么能把方舟造在中国的山洞里呢?那是多么不靠谱的想法呀!且不说中国的假冒伪劣材料太多,就算真的凑凑和和把大船造起来了,倘若卓明谷像洛杉矶一样骚不可耐地扑进了大海的怀抱,那方舟就成了有史以来最结实的棺材。那些握有船票的人就成了大灾难面前最可怜的一群人。别的人都知道自己必死,且已经笑吟吟地做好了死的准备,死之前打了好半天的麻将、还赢了二百多。那些拿到船票的人则从优越感和乐观的高峰出溜直下,那简直比死还要痛苦。套用一个烂片的名字,那叫“船比死更冷”。我能把自己放到那么悲惨的境地中去吗?当然不。

 

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我主要是不想承担责任。我不是基因最优秀的人,智商一般,曾经以为是天才但缺乏证明,对汉语颇有心得但背不下大词典,对大洪水之后的人类生存也缺乏研究,我费半天劲挤上方舟干嘛去呢?完全是浪费资源。再说,我可以走霍金的后门,但我最爱的人们肯定都没戏,我的全部生命都和他们有关,那么多的爱和痛苦,那么多的痛苦和懊悔,那么多的懊悔和无能为力,那么多的无能为力和苟延残喘,都和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不在,我也不在,我不想独自活在一个荒凉的世界上,跟一帮基因特优良、做数独都不用铅笔的人混在一起。真的。我就想和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那棵桂花树下面,倒几杯十五年的白云边,聊一聊庄稼人的事。洪水来的时候,我们喝得正美、聊得也很酣畅,能感觉到彼此的体温,那才叫一个爽。爽死了。

 

如果我有权利推荐某人上方舟的话,男的我推荐唐师曾和韩寒。前者特勇敢又特忧郁,适合在新大陆上拓荒并延续中国人的丰富矛盾性。后者是特不像上海人的上海人,实在太奇特,应该保护。女的我推荐王菲,理由就不用说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送别陈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