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虐待它,热爱我

(2008-04-30 18:29:49)
标签:

文化

 

早年看过一部电影,叫《苦闷》,说的是一个作家在雪后出了车祸,被他的一个热心读者搭救了。这个读者是一个看上去很厚道的中年妇人。她对他很体贴,很温柔,只是不让任何人知道作家的遭遇。作家被囚禁了。他被迫按照读者的想法写作,否则就要受到虐待。好在最后作家还是逃出了牢笼。

 

不知道这电影是不是按照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这个变态作家好像经常写点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复杂古怪关系,有时是虐与被虐,有时看起来是被虐,实际上却是自虐,比如《后窗》中由强尼戴普扮演的那个精神分裂作家的故事。

 

对于作家来说,读者的愿望有时强大到成为一种压力和焦虑。批评家的指责也是其中的一种。读者希望作家按照某种现实或情感逻辑安排故事、处理人物,乃至具体到某个人物的生死。假如那个英国女作家在最后一本书里把哈利波特搞死,世界会怎么样呢?不怎么样,但她也许很多年都会生活在读者的唾沫里。

 

最近一个朋友给我发短信,说是她看到我最近的文字,却看不到我的灵魂,“你把它妥当地安置在哪里了呢”。这是很温柔的探询。但在夜里,我有时想起这句话,却感觉它是一种拷问。是啊,你为什么要把灵魂藏起来呢?喜欢你的人,并非是要看到你呼吸和饮食,而是要目睹你的精神赤裸裸地暴露在字里行间,否则就不干。可我为什么非要让你看到我的灵魂?我难道就不会疼痛吗?我不需要荫蔽和伪装吗?简直让我气愤。

 

没有人会问一个木匠,他在做一把椅子的时候会把灵魂放在哪里。椅子只要好用,不会很快散架,就很好,至于椅子中是不是投射了木匠的灵魂,是很次要的事。和木工活不同,作家乃至所有的艺术家,都会面临读者冷峻的提问。如果你没有在作品中倾注灵魂,没有暴露出伤口和血,那作品几乎就是空的。所以,作家往往比木匠更可怜。

 

但没有人逼着你当一个作品。出于内在的需要,一个人在他的世俗身份之外同时成了一个作家,一个被认为不同于常人的人,他必须永远都在舞台上裸露伤口。倘若没有人要他那么做,他就会强迫自己那样做,否则就会不得安宁,就会像我一样在深夜睡不着,在阳光中醒不过来。一个作家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他没有写作,没有把自己从里到外抖搂开来,让那些古老的记忆接触光线与空气。那么多的记忆,那么幽深的灵魂,那么深刻而强烈的惊悸。如果不用文字把它释放出来,内心该会是多么荒凉而沉重啊。

 

那么,当我在说着这些的时候,我的灵魂又在哪里呢?也许在啤酒的泡沫里,在吊兰的叶子上,在外面每一声鸟叫的余音里。那灵魂有时一就像卑微的尘土,除非你能认出它来,从无数的尘土里叫出它的名字。

 

它会答应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