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员年终手记:这一刻我想忘记

(2007-01-03 05:00:35)
分类: 可以兴,可以怨

 

 

又一年过去了。这是我当评论员的第七年。

 

我的国家在改革的深水区,我在评论的深水区,有着相似的灿烂与艰难。许多个深夜里,面对着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我陷入苦恼的沉思。我总是试图用笨拙的笔触告诉读者,我在新闻的背后看到了什么。有时赞扬,有时鞭挞;有时冷静,有时激昂。但这一切,都缘于我对生活、对人、对正在发生的历史的热爱。

 

但是此刻,我只想忘记。我想忘记桑美台风袭来时的忧愤,我想忘记青藏铁路通车时的欢欣,我想忘记贪官落马时的庆幸,我想忘记矿难频发时的焦灼,我想忘记甚嚣尘上的影像盛宴,我想忘记充斥于网络的明星逸闻。这一刻,这新旧交替的细小时分,我想清空自己,忘记所有的宏大叙事,独自品味那些躲在时代的背阴面、容易被忽略和遗忘的人与事。那些普通人的忧欢遇合,往往能折射出生活的复杂影像。

 

我想起了广西南丹那几个不知名的中学生。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他们兴冲冲地参加“万人治理刁江污染大行动”,但让他们失望的是,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不过是做做样子,刁河的腥臭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变。怀着对家乡的忧虑,也因为困惑与不满,他们把这一场壮观的做秀反映到了报社。人们由是得以了解到,地方政府对水污染的治理到底抱着怎样的立场,而又有多少成年人在习惯性的做秀中丧失了责任感。我想象着他们稚气未脱的样子,似乎能看到他们眼神中的清澈与迷惑,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激动与冲撞。感谢他们的入世未深,感谢他们的不通世故,因为他们让我隐约看到了公民社会的希望。他们将会有怎样的成长经历呢?也许会考上大学,经历求学和求职的困难,也许会进城打工,体会生计的艰辛,惟愿他们永远保留着那一份不平之气,永远不失掉可贵的情怀。

 

我还想起了卖糖葫芦的武小锋,作为北大医学院的毕业生,他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合适位置,只好回到老家给父亲打工。他的身上既没有令人落泪的悲剧意味,也没有任何值得救赎的东西,但作为渺小而平凡的个体,他折射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神话之破灭。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关注,他的遭遇将会是寂寥而无言的,他很可能会在漫长的生涯里成为教育失败的一个活化石。而我们这些局外人之所以会对“卖肉才子”、“糖葫芦才子”抱以强烈的关切,只是因为我们也曾经历过应试教育的身心熬炼,也曾体会过梦想破灭后的失落与怨怼,也深知隐藏在弊端百出的教育制度之后的集体幻觉,那幻觉给予武小锋这代人同样辽阔的天空,社会现实却没有一视同仁地赐予他们有力的翅膀,所以,他们只能怀揣梦想在大地上四处游走。看着他们凌乱而芜杂的背影,除了反思教育的缺陷之外,难道我们不该重新清理来自文化传统的盲目承诺吗?也许,读书再也不是出人头地的天梯,而只不过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浅显的道理,绝大多数挤过独木桥的年轻人未必懂得。

 

我想起了那个发疯的球员(让我们姑且隐去他的名字),还有因为怨恨而陷入癫狂的女演员张钰。无论他们身边洋溢着怎样的话语泡沫,他们仍然被看成失意者和声名狼藉的人。他们的四周是多么星光闪耀啊,多少人因为踢球、唱歌和演戏而赢得了光环与财富,一个物质充盈的世界几乎就建立在对明星的仰慕之上,然而,少数失意者的怨诉、挣扎和反抗,却让我们得以了解另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在多么美好的时代,都会存在损害与凌虐,都会发生隐蔽的掠夺与献祭。除非我们不断发掘人性的善良与宽厚,除非我们把每个个体都看作我们自己,除非我们把世界看成灵肉相连的整体,否则,我们就很难产生对弱者的真正同情,也很难激发起捍卫他人、呼唤公正的强烈愿望。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强者的光荣,而不能倾听弱者的低诉,我们就应该受到指责。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和神话的时代里,这是莫大的幸运。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出去,中央商务区的楼宇几乎每天都在长高。无时无刻不在涌动的信息狂流,把那些歌剧般的伟大事件不断带入我们的内心,把纵横捭阖者的故事细节不断放大,所以会莫明激动,所以会浮躁和盲从,所以会有方向的迷乱与情怀的失落。作为一个观察者和言说者,也许只有时刻保持着向下的清澈目光,只有不断清空自己的得意情绪,只有努力战胜懈怠与疲劳,才能学会去理解自己的时代,进而理解自身。这的确很难,但假如不试着这样去做,我们的言说又怎么能在言说的大海里获得一点意义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