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观经济预测:科学还是算命?

(2008-05-30 20:52:11)
标签:

财经

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

德尔菲法

国债利率差

信贷标准

分类: 宏观观察

宏观经济预测被称为“科学算命”,因为宏观经济预测基本上极少有准确的,如果碰巧有正好对上,也多数是瞎猫碰见死老鼠。有一个例证是,宏观研究机构经常对自己的预测进行调整,IMF这样的机构,大概每半年调整一次对世界经济的预测,频繁的甚至每周、每个月都会对有关预测进行调整。说这话,不是指责研究机构无能,而是宏观经济这个黑匣子(古典经济学家把企业看成是黑匣子,其实宏观经济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黑匣子)确实太过于变幻莫测,很难驯服。

 

中国的国债利率差

 宏观经济预测:科学还是算命?

但是在算命二字前面加上科学,至少说明宏观预测也并不完全是坑蒙拐骗,还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而科学性的程度,则取决于预测者使用的理论和工具。有一种预测方法,叫专家评估法,就是请一批专家坐下来,每个人(一般是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根据直觉给出一个估计数,然后取平均值。老实说,读研究生上“国民经济统计”这门课时,我对这个方法最不理解,因为我不知道这些专家是如何“凭直觉给出一个估计数”的,比如,一个即使很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对下个季度的GDP增长率,为什么估计为9.5%而不是9.4%和9.3%?当然,老师也不知道(可能知道但不说)。因此,就觉得这个方法根本就是骗人的。不过,现在知道,在专家评估法中,有一个“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于1964年最先用于预测领域。兰德公司很厉害,应该不至于忽悠人,但是这个“德尔菲法”的效力如何也还是不得而知。

 

因此,为了增加预测的科学性,很多敬业的专家学者一直在孜孜以求的寻找有效的预测方法,说白了,就是力图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尽可能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现在有很多这样的指标,可以被用来预测经济走势,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是被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最近看到几份资料,发现还有几个指标,据称是对预测经济走势,特别是判断经济衰退很有借鉴意义,但是一般人关注的却并不多,其中一个指标自己以前经常见到,对其含义却不甚了了,最近才自以为搞明白。

 

第一个指标是国债利率差。所谓国债利率差指的是长期国债利率与短期国债利率之间的差距,据称该指标在预测经济衰退方面,较其他金融类先行指标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1980年代中后期,一些经济学家注意到,1950年代以来美国历次经济衰退之前,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与短期国债利率之间的差距都迅速收窄,并出现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所谓倒置现象。不仅美国,在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此指标对经济衰退的预测记录也不错。国债利率差对次贷危机也有很好的预测,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在2006年8月份到2007年3月份这段时间,美国长短期国债利率再次出现了倒置的情况。而且,从长短期利率出现倒置的时间来看,这次出现倒置的时间要比2000年长短期利率出现倒置的时间要长,当时长短期利率出现倒置的时间只有5个月,这次持续的时间达到了8个月,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也许持续的时间和下跌的幅度要超过2001年的美国。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先行指数中也有一个国债利率差,开始的时候没在意,后来才明白其含义。其实比较惭愧,就是自己一开始的不求甚解。从最新的利率差走势看,08年初达到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值,但是此后开始反弹,而且从03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差都没有出现过负值,所以并不担忧。不过,中国的国债利率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所以利率差对我们的预测效果肯定也会大打折扣。(从经验角度看,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与3月期国债利率之间的差距在预测方面的效果最好,不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利率差用的是否也是这两个值。)

  

第二个指标是信贷标准。所谓信贷标准,指的是银行发放贷款的标准。除了贷款价格外,最重要的看银行对是在放松还是收紧放贷标准。如果的贷款标准比以前更严格,就是通常所说的银行“惜贷”。比如,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商业银行普遍对房屋贷款“惜贷”。在美国,美联储一般是每季度进行一次信贷标准调查,即所谓的“银行高级贷款官贷款行为调查”(Senior Loan Officer Opinion Survey on Bank Lending Practices),以便为美联储的季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提供参考。这个调查的问卷很简单,典型的问题是:在过去三个月内,贵银行审批贷款的标准有什么变化?选项:明显更严格,略微更严格,保持不变,略微更宽松,明显更宽松。据统计,在美国经济每次衰退之前,“明显更严格”的比例都会大幅增加。而最近的调查结果反映,从去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信贷标准确实在越来越严格,这意味着美国的经济衰退已经到来。中国人民银行也有一个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也是每个季度一次,但是这个调查中并没有有关信贷标准的问题。不过,其中的银行家信心指数和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从一季度的数据看,这两个数据都不乐观。

 

 

美国的信贷标准

宏观经济预测:科学还是算命?

 

 

宏观经济预测:科学还是算命?

 

  

央行银行家调查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宏观经济预测:科学还是算命?

  

央行银行家调查银行家信心指数

宏观经济预测:科学还是算命?

 

第三个指标是续请失业金的人数。在美国,失业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失业人数的微小变动,都会对美国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续请失业金人数在经济衰退前往往会大幅增加,而且最近几次都是这样。因此,续请失业金人数也被视为预测经济衰退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幸的是,当前续请失业金人数的水平同美国最近两次衰退前几个月的表现一致,再次说明美国经济不是衰退的开端的末期,就是衰退末期的开端。与美国定期(每月公布失业率,每周公布申请失业金的人数)公布城市和农村各自的失业率数据不同,中国一般每个季度才公布一次城镇居民失业率,所以基本上无法用此指标来判断中国的经济情况。

 

美国的续请失业金人数

宏观经济预测:科学还是算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