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所谓的“当代骆驼祥子”指的不是出租车司机,而是比的哥更接近祥子的人力或者机动三轮车车夫们。关于他们,自己的感受是,城市对他们有着真实的需求:我目前住在六里桥附近,上下班及出行以在三环乘车为主,从家门口到三环上的公交车站,走路15分钟左右,天好无事时还好,但若有重物在手或急赶时间,三轮车的价值就十分明显(距离近,三轮车三元钱,元打的10元钱太不经济)。最近刚在东五环外通惠河畔买房,这么远的房子,且家门口附近未通公交车,图的是相对便宜和八通线,但是从家门口到轻轨站至少20分钟,对三轮车有着同样的需求(小区门口出租车都很少!)。
以前,小区门口经常停着几辆等待拉客的三轮车,但在北京开两会或者什么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没有。从年初以来,北京开始整治黑机动车,门口等待的三轮车们逐渐销声匿迹,偶尔会见到几个三轮车出没,也像打游击似的。
我不知道什么属于“黑”机动车,跟他们聊天,他们说,现在查的很严,而且不仅城管抓,110也抓。问他们是不是没交管理费的原因,回答说没地方去交,他们也愿意交点钱,老老实实的运营,问题是人家根本就不想让你运营。
对于有关部门的做法,我的理解无外乎是安全隐患、城市美化、不好管理等等,但完全忽视居民的切实需求,而对三轮车进行一刀切式的简单禁止,无论是对挣辛苦钱的三轮车夫还是对于有着坐车需求的普通居民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
这里写下这个题目,不是真的已经做了调查报告,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这样的念头早就如鲠在喉,只因时间和专业所限,而无能为力。希望能够有社会学等相关专家学者或者研究机构去做这样的研究,以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甚至对决策施加影响。
有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