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户外大观
(2008-11-18 22:52:42)
标签:
杂谈 |
吐鲁番,东距乌鲁木齐187公里。曾经有一句歌词“阿拉木汗在哪里,吐鲁番西360”。吐鲁番西360里,正好就是乌鲁木齐,其实,更多去过吐鲁番,了解和体验了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的的人可能会认为,吐鲁番才是阿拉木汗的故乡。 在乌鲁木齐的旅游界,有“天南吐”的说法,也就是说,天池、南山、吐鲁番是乌鲁木齐周边旅游的三个支撑点。吐鲁番以文物古迹著名,交河故城、高昌古城、苏公塔、坎儿井、葡萄沟,都是游客必去的地方。但是对于驴友,却有自己独特的选择。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前言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穿越火焰山 火焰山,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借了芭蕉扇才扑灭大火的地方。是天山山脉的一个支脉,主要成分是风化岩石和裸土,山上几乎寸草不生。偶尔的雨水冲刷,使得山体遍布沟壑,在加上山体呈暗红色,从远处看型同火焰。视觉上的火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盛夏季节,温度高达47.8度,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5度,沙窝里可以烤熟鸡蛋。山体由于经年雨水侵蚀,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窄而细长,曲折迂回没有规律可循,永远不知前方会有什么在等着你来突破。这就是穿越火焰山的道路。 穿越路线:出了吐鲁番市区,沿着312国道向东,有一个所谓的旅游景点“火焰山最佳摄影点”,从这里进山,沿着火焰山一路攀登,大约5个小时后就可以到达著名的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在这里一条小河从峡谷中流过,河水源自远处的天山,这里是宿营的好地方。 “两侧峭壁林立,仿佛随时要有塌陷的样子,人走在里面只能看到一线天,峡谷道路忽宽忽窄,窄的地方有的侧身能过,有的要卸下背包能过,脚下的路崎岖不平,忽高忽低,高的地方必须有绳索才能爬上去,低的地方顺着绳索吊下去,时不时有阴暗土洞,必须卸下背包,跪着地半俯卧方能过,在峡谷里行走速度比较慢,大约需要3小时左右,由于长时间见不着完整的天空,大家感到恐惧,遇到惊险的路,女孩会开始尖叫,男人脸会发青,当大家的忍耐和恐惧到极限的时候,突然眼前一片开阔―――公路到了”――选自西域部落活动游记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穿越吐峪沟大峡谷 吐峪沟是南北贯通火焰山的一条大峡谷。吐峪沟有“五绝”:峡谷、佛窟、麻扎、民居、文化。吐峪沟是世界七大伊斯兰教圣地之一,吐峪沟的佛窟有1500多年的历史,吐峪沟的民居建筑在新疆的维吾尔民居中独一无二,吐峪沟的文化兼有伊斯兰教和佛教文化的双重影响,吐峪沟的大峡谷是我知道的唯一一条穿山而过的大峡谷。 苏巴什位于火焰山的北麓,由北面天山融化的雪水流到苏巴什村后,没有停留,继续向火焰山腹地流去, 日久天长,在火焰山腹地冲刷出一条深沟,穿过火焰山,流向火焰山南麓的吐峪沟,流向库姆塔格沙漠。 我们要穿越的就是这条吐峪沟峡谷,这也是罕见的一条纵穿整个一座山脉的峡谷。吐峪沟,维语意为“走不通”。从峡谷中走出,就是著名的吐屿沟佛窟、七圣人麻扎和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吐屿沟村了,进了村中,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映入眼帘的是由1500年的历史、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压缩成的历史画卷。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探访中国最低地艾丁湖 艾丁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泊。位于吐鲁番盆地内的火焰山南侧,湖面位于盆地的最低部位,水面比海平面还低154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以前在吐鲁番插队的朋友跟我们说艾丁湖没有边,以前我们以为是湖面广阔看不到边的意思,后来才知道,因为蒸发量达,艾丁湖很多时候是没有水的,或者就是一片达泥潭。近几年,由于降水充足,艾丁湖水曾经重新恢复了往年的水面,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多数情况下,驴友到了这里能够看到的只是一个艾丁湖的石碑而已,当然,体验深入海拔一下-155米的感觉也很好。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沙漠植物园 沙漠植物园位于吐鲁番市东南,距离市区十几公里。沙漠植物园中种植着各种类型的花花草草,体现了人类试图改造自然的努力。由于这里不是旅游经典,来的人很少,在去植物园的路上,有一个海拔0米的标志,大家可以在这里校对自己的海拔表或者GPS,当然,海拔0米的地方在吐鲁番市周围还有很多。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鲁克沁古镇看十二木卡姆 鲁克沁,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古镇上最有名的,是散发着西域民族农耕文化特有的气息的“诺鲁孜节”和风格独特的“吐鲁番十二木卡姆”。 每年的3月21号,是当地的“诺鲁孜节”,诺鲁孜节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他们把晚冬初春昼夜时差持平之日称为“日生”、“年头”,并把此日开头的月称之为“羊羔月”。
在鲁克沁镇,十二木卡姆和“诺鲁孜节”的结合,应该是每年这里最华彩的乐章。“那明快的手鼓、那动听的弹卜儿会引进您到群情炽烈而手舞足蹈。此时,您会说:歌舞之乡,名不虚传!热情与热诚的民族兄弟总会让您感受激情与美好。愿“诺鲁孜节”带来的不仅是春天,还有让热爱户外生活的“驴友”们有着共识和认同自己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穿越寻找真实的坎儿井 素称“火洲”、“风库”,气候极其干燥的吐鲁番,很久以来就出现大片的绿洲。这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上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似的坎儿井群和潜流网络。坎儿井与长城、运河并列为三大工程之一。 吐鲁番是中国坎儿井最多的地方。坎儿井的原理,是在将天山脚下的地下含水层中开挖暗河,暗河在含水层中穿过,水量逐渐增大,逐渐积累成河,然后继续向下游开挖,利用坡度将河水引出水面。坎儿井由立井、暗渠、明渠三个部分组成,在盆地边缘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立井,再将立井逐次从地下挖通边境成串,水便从地下引出地表。在吐鲁番市内,有一座人工包装的坎儿井博物馆,但是要看真正的坎儿井,还是要到山前,在这里可以看到无数口立井串成线,从山脚下伸向农田。 品坎儿井水,看真实坎儿井,也是驴友独特的选择。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穿越库姆塔格大沙漠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克尔涧植树 克尔碱桐沟村,位于托克逊县境内,村里三十户人家,全是维吾尔族。周围生态环境严酷,四野的空地上散落着一些泥土房,房后百十米就是铺满碎石子、没有几根草的荒山,村前一条塌陷的河谷,河谷边长了许多野生的柽柳、白杨,河谷里蜿蜒着一流难得的清水,支撑着沿河生存的植物和人们。再远处,还是没有绿色的荒山。 几年来,每年春季,很多山友都会到到克尔涧植树,绿化荒山,为当地人做点什么。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克尔涧著名的石刻水系图。这是一块面积为6×7米的巨石上,以阴刻手法刻出的一幅水系图,绘出近40个大小河流、泉源、水渠等,而且利用此石的自然坡度,更加立体、逼真地显现了当时自然水系的分布。 吐鲁番-驴友选择之三月杏花红 3月中下旬,正式吐鲁番杏花开放的季节,在进入鲁克沁镇沿途的家家户户院里,可以看见杏树紫铜色的扭曲的枝干上,虽然还没有长出翠绿的叶片,但已经生机盎然地挤满了一簇簇盛放的杏花,朵朵妖娆,摇曳多姿。在明媚的春光里,美艳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