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育儿笔记——找出更多时间陪孩子玩耍

标签:
胖星儿克拉六一育儿玩宜家杂谈 |
六一的话题,所以不做饭,说说玩,说说和克拉一起玩。
昨天带克拉去宜家了,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克拉在宜家的儿童用品部一呆便可以半天,东摸摸、西动动,兴奋得连晚餐都想不起吃。
带克拉去宜家,是想给克给克拉买份礼物过六一。其实我原本中意的是一个红色的小木马——那可是我对幸福童年的理解啊。不过,克拉小朋友对那红马却不是很感兴趣,反倒是一件很普通的小玩具才吸引他。嘻,于是妈妈省钱了,花几十元买回了一个让克拉一玩就好半天“滚珠球”,克拉小朋友开心不已。
呵呵,孩子的快乐其实很容易满足,而又常常与我们大人理解的不一样。
想起前几日在开心网上看了宜家发布的一个关于“玩耍”的国际研究报告(可以在http://www.kaixin001.com/ikea做宜家粉丝,就能看到了),是对25个国家共进行了11000份调查得出的。里面的有些调查结果真的让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而也有些结果让我们非常感叹,当然有一些关于玩的话题还很怀旧地让我们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做的事情,会让我们能够重新回到孩提的视角,认真地对待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去玩的问题,认识到孩子的玩耍该是多么严肃又重要的事情啊。
61%的中国父母觉得没有足够时间陪孩子玩
当然也有一些数据,会看得人戚戚然啊,尤其是这条:受调查的中国父母中有61%认为“我感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而这一百分比在所有被调查的25个国家中最高,当然同样达到61%高比例的国家还有葡萄牙。可是对于大部分国家的父母,认为没有足够时间和孩子玩的比例都在50%以下,最低的是荷兰,只25%的家长觉得没有足够时间和孩子玩。而美国的比例是43%。我一直以为也很辛苦、忙碌生活着的日本,也只有47%少于一半的比例。
没有更多时间陪孩子玩,可能是大部分城市父母最感叹又内疚的事情,但是也无奈。
而在同一个的调查中,孩子的快乐又几乎是所有的父母的心愿。85%的中国父母是将“快乐”作为对孩子的前三大重要愿望之一。
希望孩子快乐,而作为孩子,最大的快乐不就是从玩中获取吗。但是矛盾的是,大部分的我们又会内疚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而原因归结当然是现在的社会压力大、工作忙,时间连我们大人都觉得不够用呢,自然与孩子分享的时间越来越少。
所以身边有些朋友总是羡慕我全职在家,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儿子克拉玩耍。
恩,当了全职妈妈是比别人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不过在面对克拉时,我也常常会觉得自己没能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他玩。家务、家庭的事儿、自己的一些琐事交往,都会占了很多时间。
每一个父母,都要面对大太多占用自己时间的事情,而没有办法。所以我想,只要能尽力用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也该体谅自己。而另一方面,其实也有一些解决之道,可以让我们能够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玩。我自己的体会是,不仅局限用整块的时间陪孩子去游乐场啊、玩玩具啊,我们可以在做着大人的事情的同时,陪孩子一起玩了;也同样可以把一些原本不是游戏的事情,让孩子玩得兴趣盎然~~~把玩的定义扩大,于是自己陪孩子玩的时间也就更多了。
当然,克拉现在还很小,所以我自己的一些做法并不适合比克拉大的孩子,不过就克拉现在的年纪,我觉得我的努力,确实让克拉获得了更多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玩的时间,当然身为父母,我们自己从中的获得其实更大:和孩子在一起时的幸福和快乐。
·家务也是一种游戏——让孩子快乐的事情就是玩
由于是全职妈妈,可能家务是占用我时间最多的事情。一日三餐,还有收拾整理房间,以及大大小小的琐碎事情,都要分神、占时间。
所以,在做一些家务的时候,也可以当做是游戏和孩子分享,这样也算是在孩子一起玩耍。
比如几乎所有的小有都喜欢扫地、擦地和擦桌子的游戏。我专门给克拉买了一个轻巧的扫把和墩布。每天大人做家务的时候,就让克拉一起拿着他自己的扫跟着一起做家务。有时候会逗着他,让他跟着大人后面打扫,也有时候会问克拉,你说该扫哪里,然后大人按照他的“指挥”去清理,这样克拉非常高兴。
或者有时候和克拉分配任务:“我擦这张桌子,你擦椅子好不好。”也有的时候,会让克拉帮着收衣服——克拉站在身边,我把晾衣竿上挂着的衣服取下,让克拉抱在怀里。
而克拉小朋友最喜欢的是择菜、洗菜。我在准备晚餐的时候,会专门拿出一点蔬菜让克拉在我身边玩,给他一个小盆接点水洗菜,或者给他塑料刀子让他自己切菜。他都干得很开心,全神贯注。我想大一点,他真的可以帮着妈妈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完全可以剥豆子这类简单、安全的家务交给他当游戏做。
·任何场合都是游戏场——带着孩子去所有他能去的地方
别以为只有玩具、游乐场才算玩,其实对于孩子,只要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事情,都和玩具一样让他们可以投入得津津有味。我觉得这应该也算是玩。
所以,除了每天会带克拉去公园、去游戏场玩,只要我出门是可以带着克拉的,我也尽量带着克拉去,并尽量把不是游戏场的地方也当游戏场,让克拉能够玩在其中。
其实孩子充满了好奇,任何新鲜的地方都会让他们怀有兴趣。大人们就可以因地制宜地创造游戏的条件。
比如我买东西的时候,会带着克拉一起过去,一边买东西,一边让他认识各种食品,并结合图书里的故事,他都会很开心。当然有时候他也会捣乱,喜欢搬弄货架上的商品,只要没有危险,也不会破坏商品,我会陪着他一起把商品搬出来,再和他一起把商品般回原位整理好。
和好朋友去餐厅吃饭的时候,如果可以也尽量带着克拉。并会尽量找一些有院子的餐厅,这样克拉就可以在院子里边玩边吃,呼吸了新鲜空气,也玩得放心。如果碰巧餐厅里有儿童区域那就更是幸事了。
看展览的时候,尤其是一些自由开放的艺术展,比如像798啊、宋庄啊,这些展览都不排斥孩子。所以让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看这些连我们大人也觉得惊异的展览,真的无异于在游乐场的快乐。
去书店的时候就更应该带上孩子了。我发现,孩子天生是对书有兴趣的,他们可以专注于一本其实他们根本不懂的图书很久。
就算我们只是要出趟门,取个东西或者办个小事就立刻回家,我也会带着克拉去。因为来回的路上有很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把克拉抱在安全座椅上,他看着窗外来往的车、人,一直在变的建筑、风景,都会很兴奋。对于孩子,这比在家守着已经熟悉的玩具更要好玩呢。
·十分钟也是玩——不浪费任何与孩子一起玩耍的时间
想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玩,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善于利用时间,尤其是一些缝隙里的时间,其实都可以用来陪孩子玩。
我们会努力地留出一些整段的时间陪孩子玩,其实那些零敲碎打的时间用来陪孩子玩也很充裕呢。做完一件事情,等着开始下一件事情的时间,可能都足够用来陪孩子做个游戏的了。
这一点我还是受一个电视主持人的启发。这个主持人也是个母亲。她说录节目经常就是一天,几场节目凑一天录。以前,节目换场的时候,她要么是休息,要么就是和朋友闲聊。而自从有了孩子,她会算好时间,等节目换场的时候,正好让阿姨把孩子带过来,她就抽空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转悠一圈。
我们平时也经常会有一些“无聊”等着什么的时间,如果算计好了,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真是积少成多。
所以,我现在也经常会利用“插缝”的时间多和克拉一起玩。以前,如果上、下午都安排了事情,那么中午常在外面吃饭或者逛街,而现在都会回家和克拉一起午餐——我一直觉得和孩子一起吃饭很重要,如果能每一餐都和孩子一起吃,我想我会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父母,呵呵。还记得有段时间装修房子很占时间,常常特别是后期进家具的时候,一天进好几拨,但是送货人很难按照计划时间准点到。于是我一边会提前和他们商量计划时间,如果突遇情况不得不等的时候,只要时间够,我也回先回家陪克拉玩十分钟,然后再出门到新房那里等送货。
我的一个朋友比我还会抓紧时间和孩子玩。她居然能在家门理发店做头发的期间,头上卷着发卷定型的时候跑回家,和孩子先玩一会儿在下去。
总之,做了妈妈之后,第一要学的事情,其实就是利用时间——因为孩子会让我们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
·把自己的爱好和孩子一起享受——和孩子一起做大人的事情
我承认,有了孩子也不应该失去自己。现代的妈妈已经不会像我们目前年轻时候那样,一旦有了孩子,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给孩子,而完全没有了自己:不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们爱孩子,但是也爱自己。所以有小孩子之前我们所热爱的事情,有了孩子之后,也不该轻易放弃。不过一些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会占用自己的一些时间。面对这样的矛盾,我想我会做适度让步:既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顾及到孩子。
于是一些原本是大人的事情,都会让我变另外一种形式去做,以能够尽量把这些自己爱好转变为和孩子一起的爱好。
比如健身这件事。有孩子之前,会更喜欢去健身中心玩器械。不过有了孩子之后,我把锻炼的场所放在了家里,和克拉一起听着音乐跳舞、跳操,也是健身。身边还有朋友在有了孩子之后练起了亲子瑜伽,兴趣和陪孩子,两不耽误。而在我家,早晨我准备早餐的时候,小钻会去散步。如今克拉大了一点,每天早晨爸爸就抱着儿子去散步,或者推着儿童车跑步,这样不仅锻炼的效果一举两得,也是健身和看孩子两不耽误。
我自己还特别喜欢做SPA,不过有了孩子之后,我已经把SPA改在家里做了:可克拉每周一起泡个澡,真是件开心的事情。
等到克拉再大一点,还可以带着克拉去看节目、参观博物馆,做这些大人们感兴趣的事情,其实不仅是陪孩子玩,也是陶冶我们自己。
虽然很努力地带着克拉去玩,不过我有时候也会略有伤感,因为生孩子的年龄已经大了,如今的年龄已经让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像二十几岁小姑娘那样全情投入地去和孩子一起放肆地玩;而且我们小时候也尚没有学会真正地会去玩,所以我们愿意让孩子玩得尽情,可是有时候却又茫然,除了不去限制,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激发孩子的天性玩得疯狂,这也是我正在努力学习的事情:)
关于宜家的玩耍报告,还有很多值得父母思考的,可以点击这里下载查看:http://www.ikea.com/ms/zh_CN/img/about_ikea/press_room/playreport_c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