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二):市场博弈(上)
(2009-07-31 12:23:17)
标签:
房产 |
分类: 投资 |
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开放而门槛很低的行业,其市场博弈的情况还是比较激烈的。
而构成整个行业的整整市场博弈者主要是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购房者、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提供土地拍卖,房地产企业竞价获得土地,房地产企业项目定价,购房者的项目选择,中央政府的政策取向,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争夺,房地产企业对中央政府政策的不同解读,市场各方对交易数据的把握和前瞻等等,直接构成了房地产行业市场博弈的全部环节。
虽然那些批判商人牟利的本能的行为的卫道士们不断抨击着在这个环节中处于道德舆论劣势的房地产企业,是希望藉此获得谋身进阶的台阶,但这个行业平稳发展的健康环境却实在是值得忧虑。
正如我此前提到的,大灾之前,政府开仓放粮赈灾是其职责,而普通商户、富户、大户是否赈灾供食却只是其个人选择,任何人有什么权力去驳斥其无良乎?
同样,在商品紧缺环境下,商户囤货居奇也是其牟利本能,囤货的目的能否达到也未可知,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历史中,囤货而致破产的不乏其人,而其中最著名的应当是胡雪岩囤丝案。
再论当前的地价房价比评论潮,实在是荒诞无稽,莫非人们认为某企业在50年代近乎零成本获得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楼盘,就应当以单纯的土建成本加合理的利润出售,而不比照周边项目的市场价格定价么?(当然,这个假设只是假设,毕竟50年代的土地不可能放到如今都不开发。)
而假设此前企业获得的土地是天价地王,为了甩开财务包袱,企业不得不在单位面积的土地成本之下出售项目,那么,这个比值是不是应该被那些统计数据显示为德超高尚的结果?
记得在去年的某一篇博文中,我批评万科在如今的开发规模下不平稳收购土地资源,却希望这个市场进一步下降而谋抄底之利,有位朋友在评论中回应我,从历史上的万科看,万科有能力判断这个市场的高点和低点。
是啊,也许,不但是我们一部分投资者把万科当成了这个行业市场中的神,甚至是连万科人本身都以为自己可以主导市场的方向,如今的市场变化,教育了企业的投资者,也同样教育了企业的管理者,不要试图去预测市场。
从这一点来说,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有极其相似之处,太多的市场投机者和自大者被无情消灭。
By 逍遥狂客 200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