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准入规则亟待推出
(2009-07-03 12:31:40)
标签:
房产 |
分类: 投资 |
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丝毫不逊色于现在的似火骄阳。
也许,我曾经预期在2010年春节或2009年国庆期间到达房地产市场供需均衡点的判断确实是过于保守了,当然,在我当时多次多处提到我的判断时,不论是论坛、茶座,还是业界、QQ群都对我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乐观到咋舌了。
但从现如今各大城市的供需情况看,这个时间点对于某些城市来说或许仍然将提前,对于全国市场整体而言,我依然维持原有判断。
比如,按公开信息显示,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如果保持目前的供需比构成,将在一个半月之后无房可售。
当然,我们并不能简单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就简单认为这样的市场热像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毕竟这是压抑了整整一年多的市场实际增量。
从可以获得的楼盘销售资讯判断,在近期市场交易的主流是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刚性需求在第一季度末爆炸后虽然总体交易数量未见减少,但交易占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我判断整个楼市泡沫的硬指标——投机性需求,仍然未见大规模入市。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无法判断楼市中期的市场情况,但至少从目前的交易情况看,仍然未见明显的泡沫征象。
土地市场可以说是超级火爆,地王一块接一块的诞生,虽然商品成本不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唯一因素,但对于市场供需双方的心理坐标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尤其是针对中华民族这个有宅才有家,有家才有根的深刻历史文化沿革的民族,未来住宅预期价格坐标对交易的影响显然不可小看。
手持大量4万亿资金和庞大信贷的实体,在无能参与商品市场的投资情况下,更多将身影落在土地市场。
由此,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或许将面临更多的纠葛,中国的经济发展被这庞大的资本所挟持,任何调控手段都将缩手缩脚。
那么,我们的经济高层何不尽快推出这个行业的长远规划,尽快起草房地产市场的准入规则呢?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拿着钱买块地就成立个项目开发公司的模式,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尤其是那些对国民经济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但却又对整个行业并不是很熟悉的央企、国企。
规范之手,何时何处着力?
By 逍遥狂客 20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