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经济区域规划
(2009-07-02 12:43: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7月1日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自今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相继获得国务院批复。
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有五个区域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的批准,这被很多媒体称为我国绝无仅有的“大动作”。
从2005年6月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开始,在3年多的时间里,只有6个区域发展规划获批。
除上海浦东外,还有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2008年12月,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也公开发布。
但我们必须参鉴前车,197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8年列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从当前的经济体量来看,我们并未发现除了深圳以外的其他特区有足够的经济活力,或许在当时曾经起过并不算太小的作用,但由于时间的推移,成败尽显。
也就是说,至今我国已经推出了这些的经济带、城市圈发展规划,但最终真正能够得益政策并获得长足发展的,或许连一半都未必可能。
当然,对于短期的经济增长促进,还是有足够的功效的。
By 逍遥狂客 20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