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以短期排名论输赢,谈基金的投资

(2008-01-09 16:56:49)
标签:

市场评论

投资行为

长期投资

投资讨论

价值投资

投资分析

逍遥狂客

股票

分类: 投资
基金发行,再现比例配售,各基金公司杀气腾腾的展开各类营销活动。
 
基金已经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工具,深入了具有财富增值观念的每一个人心中。
 
不论是否认同投资基金,其操作理念带来的冲击仍然是巨大的。
 
在大盘大幅波动期,即使是监管层也不得不关心基金助涨助跌的副作用。
 
许多朋友对基金投资有很多误区,选择最便宜的或者新基金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误区了。
 
另一个误区就是,我们是不是该以一份基金的增长排名数据而决定今后定投的目标?
 
在逍遥个人看来,这个绝不是一个理性的认识。
 
基金投资,投资者最该重视的是基金公司的规范管理、经理人的持续稳定、研发团队的亲力亲为。
 
一个优秀基金公司旗下的绝大多数相同类型的基金业绩应该相近,这是团队的力量。
 
比如华夏大盘,2007年的净值回报雄踞冠军,领先亚、季军不小的距离,可是,这个经理人王亚伟真的值得投资者信赖吗?其操作的成功确实能在非常长的时间内不断复制吗?
 
逍遥个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基金不值得长期投资。
 
因为王亚伟的赌性很重,长春经开一役为证,从其迅速清盘长春经开全部股权来看,王亚伟的盈利依据就是毫不确定的18.51亿的地产投资项目。
 
而正因为这个并不确定的标的的长春经开,曾经作为华夏大盘的第三大重仓对象,长期存在。
 
从其不利信息披露后的迅速斩仓而言,王亚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赌手,果断、坚决。
 
可这样一个赌手,即便是过往一期的业绩多么优秀,真的值得投资者倾心吗?
 
另外,中邮基金的高换手体现了公司对经理人的规则制定确实。
 
包钢、伊利等认购权证,部分基金公司忘记行权造成损失,是基金公司日程、流程的危机体现。
 
S天一科造假,却有7只基金成为其投资人,凸显了基金公司亲历调研的缺位。
 
等等案例,不胜枚举,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是否应该忘记短期的排名,从基金公司的治理寻找目标,获得长期而稳定的回报呢?
 
By 逍遥狂客 2008-01-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