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韦迪的药方

(2010-08-07 10:26:07)
标签:

足球

体育

中超公司

联赛

韦迪

南非

韦迪的药方

韦迪提出的成立新的联赛营运公司,实现所谓的“管办分离”,韦迪承诺新公司将完全走向市场化,足协放权,同时将中超、中甲和中乙联赛全部纳入公司管理之中。与此同时,韦迪还提出了历届足协领导层都没有提出过的申办世界杯。从表面上看,韦迪的足球新政已经成形,而且对联赛和国字号球队建设到世界杯,都形成了一个系列的规划。但是,新的联赛营运公司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俱乐部的热烈回应,申办世界杯也没有成为兴奋剂,烧热中国足球。相反,世界杯之后的中国联赛又照例进入了低迷时期,山东鲁能遭遇外援调戏,显示了中超公信力的下滑,而南京有有010事件背后的俱乐部欠薪、联赛准入标准形同虚设等现象,则折射了国内联赛整体的惨淡。而本文尚未截稿,则又传出韦迪同志最新拍出来的脑花——联赛可能全面注水,中超、中甲和中乙未来两年内,分别增加到18支、16支和20支球队。

 

联赛管理公司是个什么玩意?

 

2004年以大连实德、北京国安发动“G7革命”的目的,就是想从中国足协手中夺取联赛的主导权,这场“革命”最后被中国足协以一记叫做“中超公司”的太极拳化为无形。以足协出资72万元占据36%的股份,各俱乐部分别出资8万元占有4%的股份的中超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南勇、于洪臣两任董事长和瞿郁明、吕锋、郎效农三任总经理,但只是将足协旗下原来全部由福特宝公司承担的招商业务,分离成福特宝负责中国之队,中超公司负责中超联赛,换汤,却没有换药,中超联赛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成立中超公司之初,谢亚龙表示:“足协正式把经营权交给了中超公司,把中超联赛的资源放在中超公司,由他们来按照资本结构进行运作,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五年以来,足协作为中超公司最大的股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中超经营的控制,而当初仅投入200万注册资本的中超公司,完全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撬动中超这个大市场。换言之,中超公司在本质上,还是足协的一个经营部门,而中国足协长期以来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经营企业三位一体的性质并没有得到改变。

 

韦迪提出以一家来自社会的新营运公司来完全负责联赛的经营,看起来具有新意,有还政于民让利于民的意味。但目前所有的俱乐部都在观望当中,因为他们都无法知道,这一次新公司取代中超公司,与上一次中超公司从福特宝分了一杯羹出来,有怎样的区别。

 

足协掠夺俱乐部的利益

 

首先,这家新公司并不是来自韦迪的思路,而是来自体育总局,最初的设想是将联赛的管理权和经营权都交给这家即将成立的职业联赛管理公司去打理。世界杯期间,就有社会管理团队向总局提出打包联赛的想法,在得到总局首肯后,足协开始做相关的规划。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新的职业联赛管理公司还是由足协成为最大股东的话,管办分离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足协在中超公司作为最大股东,实际上就已经剥夺了俱乐部的主导权,而原本管办分离的原则却是足协只应该掌握监管的权利。中国足协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经营企业三位一体的本质很难改变,这是各俱乐部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根本原因,他们并不指望自己在新的联赛管理公司,能够得到多大的权益。

 

现有有中超联赛盈利的说法, 实际上应该是中超公司盈利,这两个概念应该搞清楚。当初徐明等发起“G7革命”,其出发点就是各家俱乐部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参加联赛,相当于16家中超俱乐部共同出资打造了联赛,最后每年从足协得到的联赛分红不过是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与俱乐部投资完全不对称。俱乐部最后亏损了,而联赛却盈利了,很显然只是中超公司盈利了,而联赛的参与者都在巨大的财政赤字笼罩之下。新的联赛管理公司同样是在经营各家俱乐部每年数千万投资营造的大市场,但俱乐部却没有掌控权,谁还会有热情?

 

对韦迪新政的冷眼相待,也让俱乐部对联赛越来越失去兴趣。而中国足协作为联赛的组织管理者,却没有分内的事情。比如,斯梅尔茨对山东鲁能肆无忌惮的调戏,中国足协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简单地视作俱乐部与球员之间具体事务。实际上,足协的工作本来就是应该为俱乐部和球员服务,不能只作管理者,不做服务者。

 

足协不是称职的管理者

 

而即便是在管理者的角色上,中国足协也是不够称职的。南京有有与广州恒大的010事件,爆发出了俱乐部欠薪长达4年的黑幕,并可能牵出这家俱乐部长期涉假涉赌的可能——一个球队长期不发薪金,其可疑经济的来源已经明摆在桌面上了。明明有联赛的准入制度,却变成了一纸空文,未免过于儿戏,也显示了中国足协的不作为。

 

韦迪提出申办2026年世界杯,画了一个16年后的大饼,肯定不可能给眼下饥渴的中国足球充饥。中国足球是由各级联赛和国字号球队组成的,中国足协一直没有找到联赛与国字号球队的关系,而长期以来习惯于体制内思维,硬性认为所有球员都归国家所有的理念,让中国足协对联赛的重视程度不够,历届领导都热衷于世界杯、奥运会出线,对俱乐部实行杀鸡取卵的政策,一方面让俱乐部寒心,另一方面也为假赌黑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可以预期的未来,我们不可能看到中国足协放弃联赛,韦迪在国际足联投票支持政府可以干预足球就说明了这样一个态度。但中国足协不放弃联赛,是因为中国足协不可能圈养一批球员来组成国家队,这是已经被当年健力宝模式的倒掉所证明了的。可是让俱乐部无偿成为国家队的球员生产线,则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统而言之,足球管理中心、中国足协、联赛管理公司都攥在一个人手里,联赛肯定会继续惨淡,而国家队也得不到联赛的支持。

 

符合真正职业足球的构架是,没有那个违反《国际足联章程》的足球管理中心存在,足协作为国家队的管理者和联赛监督者存在,由俱乐部联盟旗下的联赛管理公司去运作联赛。这是各个足球强国的成功模式,但同样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这个模式不会出现在中国足球。

 

联赛继续注水,韦迪拍出的是怎样的脑花

 

韦迪携“水军”空降足协半年,这是调查研究的半年,按理说没有什么发言权,何况当初将老足协六干将送至党校学习,显然是打算重新来过,彻底摆脱过去的桎梏。这个出发点本身没有错,但仅过数月,韦迪就拿出联赛管理公司、国字号球队组建、申办世界杯等等重要思路,我们不能不加以怀疑,他们是怎样拍出来的脑花?现在,我们还听到了这样的说法,韦迪提议中国职业联赛全面扩军,未来两年,中超、中甲和中乙有望分别增加到18支、16支和20支球队。如果扩军计划受阻,中超也可能效仿韩国K联赛增加季后赛、季前赛。

 

我知道韦主任去南非的时候,不仅考察了世界杯,还考察了南非的联赛管理公司,对南非足协从国外聘来CEO掌管联赛津津乐道。但我不知道韦迪听说过没有,世界杯水平之所以连连遭到质疑,其重要原因就是1998年扩军到32支球队所致。

 

世界杯的扩军导致了竞技水平的下降,但有各国足协趋之若鹜的追捧,在巨大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世界杯依然可以办的热热闹闹。但假如继续按照布拉特的注水计划,世界杯变成每隔两年举办一次,恐怕就不那么美妙了。国内联赛水平本来极其低下,中超现有的16支球队已经有滥竽充数的意思了,未来两年继续扩军至18支球队,再将甲级和乙级联赛总共扩军到26支球队,注水的味道很浓。

 

据说这个提议是为了对应亚冠对联赛比赛场次所做的规定,同时也是为了改变目前中国国内联赛梯次呈倒三角形的怪相。不过,18支中超、16支中超和20支中乙球队,分明是一个哑铃,何来的正三角?至于增加比赛场次,为什么一定要由增加球队来完成,我倒赞成增加单支球队比赛数量的方式来完成,至于是用K联赛的季前赛、季后赛,还是恢复足协杯等赛事,抑或其他办法,增加中超球队,都是饮鸩止渴。

 

根据目前国内联赛水平的低下问题,中国足球要解决不是锦标问题,而是在寂寞中夯实基础,倒不如将顶级联赛恢复到甲A时代的12支球队,增加单支球队的比赛数量。打造中甲联赛,仿英冠例,亦重点栽培乙级联赛,增加甲级、乙级联赛的竞争,让顶级联赛成为精品而不是注水猪肉。

 

 

 力帆球员策动“大巴兵变”

 

 

妙颂梵天美女裁缝

手工定制百变靓裙

点击进入

 

 

力帆球员策动“大巴兵变”

妙红原创长篇纪实《海南1992》财经网独家连载

点击进入

力帆球员策动“大巴兵变”

点击进入博客阅读

点击进入新浪阅读

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敬请关注,对号入座

 点击购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