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风花什么,还有雪月『心事』 |
丽江一直在下雨,石板路上湿漉漉地泛着光芒。所谓诗情画意其实抵御不了料峭寒意,“樱花屋”临河的座位也装上了玻璃窗,看不见窗外飞来飞去的蝴蝶——这个季节是没有蝴蝶的。
大石桥边的桦溪文苑客栈一直在我的怀念中,没有见到那条圣伯纳,听说被女老板带回成都了,但是客栈边上那条小溪依然流淌着,在一片翠绿的水草之上。一个胖女人口沫四溅喊出的房价却让我很恶心,仿佛是那条清溪上飘来的秽物。友人建议到束河古镇去,一下子让我有了遗弃丽江古城的念头。
从来没有去过束河古镇,上一次来丽江,全部时光抛洒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或“樱花屋”的灯红酒绿里。
我完全没有想到,束河居然有如此精致的院落,却并非是古镇里那些保存完好的民居,而是台湾小伙子小周和他在美国学建筑的女朋友,用墨线在地上画出来的一个院子。“香格里拉首席摄影家”郑义热情洋溢地推荐这座院落时,我还以为是因为他在这个院子里寄放了哈雷摩托的缘故。
月泉客栈是一座线条很简练的院子,甚至连纳西元素都只是作为几个符号,隐约出现的。入门的大厅是一个欧美风格的咖啡厅,却铺上了纳西的染布,分明是一道古旧的窗棂,隔出的是一个正在装扮的演艺小空间。
院子里摆明了是一些没有用途的转角和楼梯,仅仅作为一种装饰品而出现时,你也不得不的发现它的不可或缺。整个院落只有两个色调,黑和白,包括摆放在院子里的那两头钢铁怪兽,哈雷880和雅马哈1100,本该是现代与传统的一种冲突,却厮守在了一起。
束河给我的这种印象,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改变。我居然在一大早,也就是上午八点来钟来到了街上。从郑义率领的,一条不需要购买门票的小巷子,钻进了束河。
街上没有一个人,确切的说是没有一个游客。几个店家开始打扫门前的街道,一条小河的拐角,是当地人的农贸市场。我并不是说束河是没有雕琢的,只是尚在我的期望值之中,它的雕琢因为游人的稀少,少了许多。
在没有游客的束河古街上枯坐了许多,很想自己变成一棵树,和这里的水,空气,一起凝固。
往回走,阳光便洒了出来,阴霾过后,开始有了浪漫的气息,束河的石板路上,马蹄声声……
(我忘记了带数据线……照片要等我回到成都……不知是什么……时候)
后一篇:这个冠军,或许来得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