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果然2比2!

(2004-06-22 16:59:03)
分类: 2004年欧锦赛


 

昨天晚上到今天凌晨,我都在四川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演播室里亢奋地鼓噪了两个小时——北欧兄弟之战就是22


果然22,这个比分在伤停补时即将来临的时候完成了,约恩森在第89分钟将比分锁定为22的时候,瑞典球迷和丹麦球迷在看台上一起举起了一片旗帜——瑞典丹麦22,下面还又一行小字:Bye-byeItaly


坦率地说,我一直不能明白,全世界为什么在赛前都在众口一词地狂吠,这两支布衣球队的一场平局,就一定是一种反动呢?如果非要说这是一种反动,无非是针对作茧自缚的豪门,比如意大利。


我们只需要进行一种简单的、或许并不科学的类比,就可以看得出,实际上是意大利人自己埋葬了自己——瑞典人以一个50把保加利亚“人道毁灭”之后,丹麦人又以一个20铲除了保加利亚人最后的精神依托,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以为保加利亚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了,意大利人却差点连这具尸首都没有迈过。


就在我成为一个“22”的坚定拥护者的时候,我还是急迫地期待意大利人有一次精美绝伦的绝地大反击,对于保加利亚,应该是一次秋风扫落叶式的残酷打击。这一回,特拉帕托尼终于没有提前换下意大利惟一一名战士卡萨诺,也正是罗马前锋在终场之前为意大利带来了一场痛不欲生的胜利,但这个胜利,对于意大利来说,的确太晚了。


我相信今天所有意大利和热爱意大利的人们都会呼天抢地地谴责北欧人的“卑劣”,89分钟以后的瑞典人和丹麦人的确进入了一种默契状态,他们都愿意在无聊的倒脚之中,完成最后一分钟的等待。可是,如果他们不做这一分钟的等待,他们至少将会等待四年,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意大利人两年前离开日本的时候,我的两个同事正好在机场遇见了悲怆的蓝军。马尔蒂尼在沉思,维埃里在垂泪,马特拉齐在啜泣……我的同事跟着流泪,图片在第一时间传给我的时候,我在报纸上写下了一行字:天是蓝色的,海是蓝色的,眼泪的蓝色的。


现在看来,这种情感,幼稚得有些虚伪,因为我居然忘记了不久之前,他们和墨西哥人那个也不一定是“默契”的11,让克罗地亚人的余勇找不到地方发泄。我的同事告诉我,从日本消失的整个蓝军阵营中,只有一个人欢天喜地——马尔蒂尼可爱的小儿子,拿着头天晚上韩国人怒放的焰火照片,到处炫耀着:“我要回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华容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