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网奇迹 “二妈妈”制造

(2006-02-07 11:02:00)
分类: 比如体娱『球事』
  去年底的一天,回到成都的郑洁、晏紫请人吃饭。客人快进餐厅了,先到的小姑娘发现自己戴着耳环,手忙脚乱地准备摘下来。客人坐下后,发现小姑娘竟然只戴着一只耳环,很是诧异。小姑娘不好意思了:“我怕‘二妈妈’骂我!”“二妈妈”就是蔡洪玲,一个可能随时湮没在街头熙来攘往人群之中的普通成都女人,但正是这个女人,拿捏出了震惊世界网坛的中国“一姐”。

“我想我应该忘记郑洁晏紫”
  还在2003年初郑洁、晏紫漂洋过海到墨尔本参加澳网预选赛之前,我就预约了蔡洪玲。尽管带出了当时就已经是中国网球世界排名最高的选手郑洁、晏紫,但这位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的教练员依然十分低调。蔡洪玲很少出现在媒体的视线里,虽然她有一个知名的体育摄影记者丈夫,但坐在我面前的中国网坛一姐恩师,却是一脸的谦和以及稍许的不安。答应接受采访,还是专门找到了她的记者丈夫从中撮合。
  除了脚下那一双白色网球鞋,当蔡洪玲坐在我面前的时候,我难以想象这是一名职业网球教练。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的蔡洪玲身材瘦小,看上去更像一名普通的中学女教师,但她却是中国女网绝代双娇郑洁、晏紫的“二妈妈”。
  “从学院的建制来讲,我只是网球队的一名二线教练。”蔡洪玲淡淡地说道,“我想我应该忘记郑洁和晏紫她们了,所以从去年底开始,我又到一些学校去找了一批孩子,再带一批队员出来吧。”
“这次的成功属于她们自己”
    蔡洪玲说,2001年九运会开始,郑洁和晏紫就已经离开了她所在的四川女网青少年队,她们两人后来在国家队的进步都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至于郑洁成为国内女网当家花旦,那是她个人和国家队教练的功劳。“我嘛,无非就是为她们打了一点基本功。”蔡洪玲说。
  但事实上,网球运动与其他运动不一样,就像打造一件玉器一样,蔡洪玲发现了郑洁、晏紫这两块璞玉,耗费了十多年时间精心雕琢,在郑洁、晏紫成为中国女网选手等级分第一的选手时,蔡洪玲又躲进了成都郊外的塔子山基地,她想再培养一对这样的乖女儿。
  最近一次约见蔡洪玲,当然是郑洁、晏紫创造历史的时候。到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样低调的蔡洪玲,也不可能再躲在媒体的视线之外。这个时候,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也退回了蔡洪玲的退休申请,蔡洪玲想“忘记”郑洁、晏紫是不太可能的。
“还想再培养一对‘乖女儿’”
  蔡洪玲去年底时向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提交了退休报告,她累了。尽管在培养出郑洁、晏紫之后她就曾经说过,“我应该忘记她们”,但实际上蔡洪玲不可能离开网球。郑洁、晏紫之后,四川网球的后续人才,还存在着不少的忧患。
  新年刚过,学院领导找到了蔡洪玲,退回了她的退休申请,虽然她的工龄已经满了30年,但是领导上以她不到55岁的退休年龄拒绝了她的退休申请。“从心里讲,我还是愿意再累几年,只有一对郑洁、晏紫,中国网球的还算不上世界一流。”蔡洪玲这样说的,她或许已经清楚领导上不批准她退休的深层次原因。

蔡洪玲备忘录 两个月分清网球羽球

   1972年,刚刚恢复的四川网球队开始招收第一批队员,那一年,蔡洪玲14岁。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星期天去看望朋友的一名排球教练意外发现了她——这个身材高挑的小姑娘,跳橡皮筋时动作协调、爆发力极好。几天后,排球教练来到学校,挑选了包括蔡洪玲在内的3人到即将成立的四川省体工队参加选拔。
  在此之前,蔡洪玲从没接受过正式的体育训练,到体工队参加集训两个月后,她才弄明白:教练常说的网球原来不是羽毛球。第一次拿起网球拍,很重,谁也不知道,就是这个当初连网球羽毛球都分不清楚的小姑娘,拿捏出了中国的首个大满贯。
  从1972年到1979年,七年时间,蔡洪玲代表四川打了第三和第四届全运会,因为肩关节受伤造成职业性劳损,不得不结束了运动员生涯。不打比赛了,介于她出色的能力与水平,队里决定让她从事教练工作。就这样,年仅21岁的蔡洪玲就走上了教练岗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成都不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