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文与做人

(2024-02-13 20:15:14)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做文与做人

蔡飞跃

陈志泽先生是我的师长,也是我的朋友,我是在知道他的名字多年后认识他的:如果没有那次非洲之行,我对陈志泽先生也许永远停留在“只知其名”。原因很简单,我是盖房子的,理论上与文学像是两条平行线。援建贝宁共和国棉纺织厂的那两年,头儿担心我们管不住裤带,不让我们晚上迈出大门一步,百无聊赖之中,我被迫重拾中学时代就喜欢的文学梦。回国后,我把非洲观感整理成系列散文,竟占了省外几家刊物的版面。再后来,我向陈志泽先生投稿,《泉州文学》1995年第一期有了我的作品。就这样,两条直线出乎意料地交叉了,我顺理成章地与陈先生交往。

直呼姓名闽南人谓之不恭,与陈先生第一次见面,我就喊他志泽师,从来没改过口。志泽师长得南人北相,年轻时的照片阳光、帅气,挺愉悦观众眼神的。一接触,他为人热情和作家特有的率直打动了我。也许他这份率直不对有的人的味,但我与他一见如故,亦师亦友。

十六年来,我们保持着一二周见一次面。最初晤面,清茶一杯,谈的都是文学。我并非文学科班出身,难免有点心虚,常常听得多,说得少。交往久了,话题不再局限于文学,也谈家事。每次到他家,客厅正中那一幅大型书法总是令我注目。这是著名书法家陈奋武先生题赠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墨宝,精湛、大气。“十几年前陈奋武先生要送我书法,问我写什么好,我说就写屈原这两句。”志泽师介绍说。这就是他人生追求的最好诠释了。抬眼与之对视,我亦每每受到激励与鞭策。

大家都知道志泽师为人严肃,其实他童心不泯。2002年的一天,我到他家,只见他“腰佝佝”的。我关切地问:“腰疾又犯了?”他竟眉飞色舞地拉开话匣子。原来,市直机关运动会举行,单位动员他参加铅球比赛。同场竞技的人全都比他年轻得多,两轮下来,他排名第七,也就是说,眼看着与得奖无缘。要知道,他年轻时参加铅球比赛可是每赛必奖,哪能受这窝囊气?第三次登场,他不顾老腰疾拼尽吃奶力气猛推,把个年轻“勇将”名次推到后面,得了个第六,但付出的代价是腰疾复发。他比划着讲述,开心得像个孩子。一个对文学评奖不兴趣的人,居然如此在意一个小小的奖项,这就是志泽师的性格。

志泽师不但会敲键盘,还会理发:为了节省开支和在梳剪中享受天伦之乐,他摸索出一套“陈氏梳剪法”,他的理发店开在家里,不对外开放。两个孩子长大后不愿意再充当顾客,唯独他爱人直到现在还买他这个老师傅的账。他当爱人的专职理发师,拿起剪刀、推子,依旧得心应手。

 

原载《泉州晚报》20119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