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志泽散文《一棵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桑树》(散文集《泉州,泉州》作品选介)

(2022-07-15 09:30:32)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陈志泽散文《一棵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桑树》

(散文集《泉州,泉州》作品选介)

 

一棵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桑树

陈志泽

 

泉州开元寺值得你好好看看。这不只因为它年代久远,具有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石塔”的两座宋代古石塔,有24尊飞天日夜飞翔弹唱的百柱殿及,有象征东西南北中全方位佛界的五方佛……许许多多闪烁着光芒的奇迹在这里矗立着,任你的惊叹不住叩问,它兀自静默无声,显示它的宏伟和深邃。这么多坚挺而动人的创造,已经如同化石一般凝固了。我要说的,还有一样东西,它可是自建寺的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依然鲜活,依然变幻多姿;它是那样神奇,显示着生命的力量和亮色,令你每一回见到它都要双眼发亮,感动得心潮起伏难以自已。它就是那一棵开过莲花的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桑树。

   这一株桑树已是1300多岁高龄。有一部“世界之最”的典籍称它为“世界最古老的桑树”。它的确是够古老的。它的树干早在唐代就被雷霆劈为三叉且满是疙瘩满是窟窿。严冬时节,一眼望去它甚至像是枯死、腐朽了。这时它的枝桠光秃秃的,寒风吹来,发出瑟瑟抖颤。只有当你发现,它的叶儿还没完全落尽,而芽眼已全长出来了——枝头上到处是星星点点的水灵灵的芽眼,你才会惊叹,正是寒风凛冽的冬季,属于它的春天已悄悄来临。而到了春天真的到来了,它的绿叶便特别的茂盛。你看那绿的气势,我真怀疑,那分为三叉的树干哪是被雷所劈,怕就是过于茂盛的枝叶撑裂的!那叶的翠绿也不一般。有的墨绿,仿佛是过滤了世俗的烟尘,沉积了人间的冷暖炎凉,仿佛辑录了生命的严峻,凝聚了岁月的霜风冷雨;有的却又那么幼嫩,细如纱,薄如蝉翼,日光照耀下透明似的,闪现出淡淡的绿光。这或浓或淡的翠叶正是它蓬勃的生命力的现,正是它对于自己生命历史深刻体验的抒写啊!

一次次亲近古桑,你会惊叹,它的树干开裂成三叉,这分明是它虔诚地向着天空向着太阳袒露自己的胸膛!它那几近断折的树干朝着三个方向延伸,活脱脱宛如腾云驾雾的游龙。只要血脉还紧连着根,只要它还能向大地取养分,它就生长得茁壮而坚忍——那简直只剩下树皮了似的树干,纹理条条缕缕何等的清晰,它的树桠铁骨铮铮,古桑啊,又怎能说它是最古老的呢?它又是最年轻的!

每一回我陪同远道而来的客人游开元寺,都不忘记要带他们去看古桑。有时,未经事先联系,我带客人突然来访,未能入内,我也必然要从古桑外边的围墙的缝隙指着它,把它推荐给客人。这时,古桑也如同一幅嵌在画框中的古朴、典雅、洋溢着灵气的画,令你伸长脖子久久凝望……

    开元寺的桑树仅此一株。可在当年,整个开元寺是一片桑园,这里是个旺盛的桑的家族。桑园主有名有姓叫黄守恭。一日,他梦见一和尚向他索地建佛寺,梦醒后果然有一位和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的和尚,向他提出要“和身上的袈裟一样大”的一块地。黄欣然同意。没料到和尚却把袈裟一脱,朝太阳的方向抛去。袈裟停在半空,投下一大片影子……黄舍不得拿出这么大片的桑园,说是除非三天之内桑树开莲花。第三天,桑园里的桑树真的开了莲花。黄一点不怀疑,这不是神灵使然又是什么,便不敢有半点拂逆,慷慨献地。桑树开莲花当然只能说是传说,可它有不少“根据”。有关于桑开白莲的古老碑刻为证,有开元寺初建时名为“莲花寺”为证,有百柱殿正门顶上当年的大横匾“桑莲法界”为证,有仅存的这一株桑树生命力异乎寻常的强大为证。对于这个传说,我偏偏就乐于听之、信之。我就是喜欢想象那满园桑树开莲花之美。我更乐意相心诚则灵,更乐意相信崇高的理想能够产生神奇的力量,焕发出璀璨的风采。每一回我伫立于古桑的身旁浮想联翩,我的眼前能真切地见到开放在桑树枝头的莲花的圣洁和奇妙,我会感觉到莲花的幽香在寺院中飘逸,听到迎风挺立的桑树因了开放莲花的光荣而豪迈地歌唱;我会由衷地赞叹,当年那九日山下祈风之后浩浩荡荡向着异域进发的船队,满载着的丝绸,那些功勋卓著的蚕定然啮食过这里能够开放莲花的桑树的绿叶;我还会见到,黄守恭从他家的祖祠“檀樾祠”走出来——当年那索地的和尚信守诺言,真的只要和袈裟一样大的一块地,他把那袈裟在地上没有投影的一角留给先生建祖祠——黄先生怎能不欣慰,放眼满园桑开白莲,他怎能不捋着白胡子,惬意地微笑……

    这一株阅尽人间沧桑的桑树,自然不会只是拥有创造奇迹的光荣和欢欣。在它的心头上,也曾镌刻下辛酸的故事。当人性遭到扭曲,人类的文明遭到践踏,古城到处涌流着喧嚣的浊浪,古桑也会无言地垂泪,黯然神伤!

    “文化大革命”期间,泉州开元寺被改造为商场。广阔清净的开元寺被切割成一间间商店,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物品。古桑受到物欲浪潮的冲击,开元寺,随时都有被砸烂的危险……记得那时我到开元寺,望见悲哀笼罩下的孤独的古桑,联想到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灾难,我的心流出了血!然而,即使是在寒冬也萌生新芽的永远不老的古桑,它那游龙般树干的磅礴气势,它那寂寞中显示出来的强大生命力,也那样地令人鼓舞!我的心又变得明净起来——从当时开元寺极不和谐、极不协调的“景象”看,我隐约感觉到这一场逆历史潮流的“革命”不会太久长,历史终究要还原它本来的面目。

    开元寺的古桑可以说是故乡的象征。阔别故乡的儿女们总是那么思念它,归来了,总是要迫不及待地去亲近它。

    我曾见到海外庞大的旅行团涌进“桑莲古迹”时那种沸腾般的兴奋。他们那灼热的、湿润的目光飞向古桑;一次次,他们伸出缀着寿斑、凸起筋脉的手;抖抖颤颤地抚摸着古桑;

他们从心里发出的连声的赞叹,在我听来,最是朴素而充满激情的诗章……我也曾目睹老华侨独自一人前来拜谒古桑的情景。似乎有些情怯,或者,联想起自己的飘泊人生,老华侨感慨良多却又难以表达。脱下头上乳白色的吕宋帽,梳了梳满头的银发,他向古桑鞠躬,再鞠躬;他轻轻摘下一片桑叶,小心翼翼地珍藏于衣兜,而后一个转身大步离去……

    一千多年漫长的岁月,多少宏伟的生命化为尘土,却有平平常常的一棵桑树,至今以其动人的风姿挺立在人世间!这可不是香火明烛、晨种暮鼓的功效,生物学家说的好,这是它深深扎根的土地有好风水——凝聚着山川灵气日月精华、源源吸取好风好水的缘故。土地,土地!我深信扎根于这块“四序有花长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神奇土地上,这棵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桑树,它开放过莲花。今天,因了这片土地的主人虔诚而执著的期盼,因了风和日丽、春光灿烂,它还能花开二度!

 

(原载《散文百家》20001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