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看去,晓起似乎只是婺源N个村子里普普通通的一个山下村落。停留一早一晚,才发现村子已经非常商业化了——或许和它是东北线上旅游团到达的最远一个村落有关。吃住价格都不菲(相对而言),网上有名的婺源人家分站要价240一间还不打折,普通的农家标间也要一百五六(估计和黄金周人流有关,坐地涨价),后来我们在村子路边找了一家80的,一听要开空调马上加价10元,而且还说“等会儿天黑了还有更多的人来,这个价钱你们也住不上!”后来发现大家要是不赶时间多走一公里,去上晓起住宿其实更不错,比晓起便宜又安静。
晚上在村子里转悠,弥漫的都是樟脑的味道——村里盛产樟木,大大小小的商店出售各种木雕(算当地特产吧)。村子里出去打工的很多也是给人做仿古家具,估计木匠的手艺活儿不错。
比较好玩的看见一个商店,估计是原来的仓库?墙上写满了文革时期的标语:
现在看起来,也可以说这商店很“前卫”了,你看北京的“向阳屯”什么的那么火。
逛到村头的大樟树底下,有茶艺表演(黄金周产物),说晓起的茶是徽州地区(婺源原来归属徽州,所以建筑等都是徽派特征)的名茶,绿色无污染之类的话说了很多。村子里的人都围着看热闹,我看了两眼觉得没意思就走了。
清晨在晓起转了转,看见村头一道长长的回廊,晨光中轮廓分明:
村头的一座小学墙壁很有趣,画着福娃——奥运标志真是无处不在啊!而且充分说明了奥运宣传要从娃娃抓起:)
村子里也有老宅子,大夫第什么的景点供游客参观。但大部分老房子都改作商店、餐馆、宾馆了。
只偶尔透过路过的门,遥想宅子当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漫添几分猜测罢了。
村子里景色平平,实在没什么好提之处,村里的两口井都给划成景点了,姑且一看吧:
决定不在晓起多做停留,坐上午9点半的车去往东北线深处的村子庆源。
旁记:
1、晓起已经很商业化了,吃住购物的接待能力都比较强,当然也没什么好景致可看。建议不作停留,直接走路一公里去上晓起村游玩和住宿。
2、问旅店老板和村子门口的保安在哪儿等去庆源的车,都回答说没有,让我包车或者坐摩托车去。想想几十年的山路,摩托车太辛苦且不安全,所以执着等车去(这个决定太正确了,等看了去庆源的路之后,才知道没有选择摩托是多么明智)。记得昨日来的时候乘坐的中巴车售票说说有一趟去往庆源的班车,让我们9点半在村头等。在保安“没车”的答复中眼巴巴地等到快十点,终于等来了一辆摇摇晃晃的中巴!赶紧上车,坐满了人,很幸运,有人在晓起下车,居然还找到了座位:)至此踏上去往庆源的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