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铁道秋之旅:滨绥线

(2012-04-23 11:42:35)
标签:

文化

东北铁道秋之旅:滨绥线

东风4DK型内燃机车牵引K265次运行在秋色宜人的滨绥线上。在铁路旁拍摄其实构图很简单,前提是注意人身安全


滨绥线,也就是中东铁路的东段,1901年由俄国人修建,其线路的隧道、桥梁以及车站,都是俄式风格,至今仍在使用。

比如,由哈尔滨向东行,在一面坡,你可以拍到俄式风格的连续拱桥。在横道河子,你可以拍到仍在使用的俄式车站、废弃的俄式扇形车库以及保留完好的俄式小镇。

http://fmn.rrimg.com/fmn062/20111216/1920/b_large_nXtZ_281800013e0f121b.jpg

百年前的俄式隧道,可见当时俄国人已经对隧道进行了双线预留。

http://fmn.rrimg.com/fmn056/20111216/1920/b_large_pqJd_412300013f4b1262.jpg

饱经沧桑的横道河子俄式车库。

http://fmn.rrimg.com/fmn065/20111216/1920/b_large_oFaC_28fd00013e1f121a.jpg

列车驶过俄式拱桥。

滨绥线从玉泉站开始就进入山区,开始跨越张广才岭,这一段线路蜿蜒曲折,再加上山坡上万木争荣的森林,颇有一种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感觉。过了牡丹江之后,由双线铁路变成了单线铁路。在牡丹江—绥芬河之间,滨绥线需要翻越老爷岭与太平岭。由于坡度太大,俄国人在这一段修筑了好几段展线——展线,顾名思义就是把线路在山上展开,增加长度以减小坡度,所以在这一段可以看到滨绥线的列车在方圆两公里的山上转来转去,实际上水平方向并没有多大的位移。

最值得一提的是中俄边界的绥芬河,俄罗斯风情更为浓厚。

http://fmn.rrimg.com/fmn062/20111216/1915/b_large_FENw_27ee00013db1121b.jpg

百年老站——绥芬河站。

http://fmn.rrimg.com/fmn062/20111216/1915/b_large_0Qle_204d0000f03b1263.jpg

滨绥线上的旅客。

http://fmn.rrimg.com/fmn060/20111216/1915/b_large_f9Hm_410500013e671262.jpg

滨绥线上的爱河站。

除了保留有老车站以及多座俄式建筑之外,在绥芬河还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列车。特别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的轨距(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与中国不同,俄国使用的是1520毫米的宽轨轨距,而中国使用的是世界标准1435毫米的准轨轨距。这样一来,国际列车每当出境或入境的时候就要先更换车轮。两国为了能够方便两国列车运输,在绥芬河至俄国的格罗迭科沃间修建了“套轨”,也就是把准轨和宽轨套在一起,使两国的列车都可以在这段线路上运行。

http://fmn.rrimg.com/fmn063/20111216/1915/b_large_IqDV_6ecc00013e751263.jpg

套轨的起点,右侧为中国的1435毫米准轨,左侧为俄国的1520毫米宽轨。

http://fmn.rrimg.com/fmn057/20111216/1915/b_large_wVft_410b00013e051262.jpg

东风8牵引列车运行在套轨的准轨线上。

其实滨绥线在最早的时候也是使用1520毫米的宽轨轨距,因为当时沙俄为了更方便地掠夺和侵略中国和控制远东,直接将这条铁路修成了俄国的宽轨轨距,直到1936年才改为准轨轨距。

从绥芬河站至国门这一段的滨绥线最东段是在山区运行的,这个区间里有三座隧道,隧道上都留着当年俄国人的字迹。实际上,中东铁路全线的俄式隧道都是双线隧道,路基也为预留双线路基,可见沙俄通过提高运输能力而加速侵略我国之野心。多年以后,今天,当俄国列车拉着一大列原木驶出隧道的时候,你会以为自己身处俄罗斯,但实际上是在中国,而这种奇妙的感觉恐怕也只有这里才能找到……

http://fmn.rrfmn.com/fmn058/20111216/1910/b_large_bGzb_6ec000013e081263.jpg

俄罗斯的3TE10M机车牵引原木大列驶入中国,此场景颇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之感觉。

http://fmn.rrfmn.com/fmn058/20111216/1910/b_large_Puww_350000013de61261.jpg

俄罗斯的3TE10M宽轨机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冬访广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