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道坎,几乎每个人都会栽跟头

分类: 传统文化 |

壮年戒之在斗,这个斗的问题也很大,这个斗不是指打架,一切闹意气的竞争都是斗。这里说戒之在斗,就是事业的竞争,处处想打击人家,自己能站起来,这种心理是中年人的毛病。很多人世间个体乃至大众的的痛苦和灾难,都在于中壮年时期的相互争斗和所谓的“斗争精神”。
老年人戒之在得,这个问题也蛮严重,不到这个年龄不知道。譬如说一个人的个性相当慷慨,自己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不能做到。曾经看到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一毛钱都舍不得花,事业更舍不得放手。早年慷慨好义,到晚年一变,对钱看得像天一样大。不止钱这一点要“戒之在得”。别的方面事情还多。
有一本小说《官场现形记》,其中描写一个做官的人做上了瘾,临死时躺在家里床上,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这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还在做官,还要过官瘾。于是两个副官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来,一个副官念道:“某某大员驾到!”另一个副官念道:“老爷欠安,挡驾!”他听了过瘾。以前觉得这部小说写得太挖苦人,等到年龄大了,就知道写得并不挖苦人,的确有许多这一类的人。
有人在做事情的时候,生龙活虎,退休下来以后,在家就闲得发愁、发烦。有一个著名的大建筑商,一辈子已经赚了很多钱了,但是,八九十岁了还在操劳赚钱,一位将军问他,你已经这样富有了,年纪又这样大了,还拼命去赚钱干什么?这位老先生答说,正因为年纪大了才拼命赚钱,如再不去赚钱,就没有多少机会了。这又是什么人生哲学呢?
有个朋友说某老先生,也很有钱,专门存美钞,每天临睡以前,一定要打开保险箱,拿出美钞来数一遍,才睡得着。看这类故事,越发觉得“戒得”的修养太重要了,岂只是为名为利而已。人生能把这些道理看得开,自己能够体会得到,就蛮舒服,否则到了晚景,自己精神没有安排,是很痛苦的,所以孔子说的这个人生三戒很值得警惕!
前一篇:为什么显宗没有密宗修得快?
后一篇:学会两个字,直接让你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