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淇淇封面人物长江大保护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像大熊猫一样,白鱀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而直到1980年我国才获得第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因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件轰动一时的大喜事!如果说“淇淇”是当时社会关注的一位“大明星”一点也不为过,笔者收藏的41年前的2本《中国建设》中文版和英文版杂志可以为证。
《中国建设》杂志1981年第4期中文版封面
笔者个人收藏
《中国建设》杂志1981年第4期英文版封面
笔者个人收藏
需要了解一点《中国建设》杂志的特殊背景。《中国建设》杂志是由宋庆龄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本综合性、通俗性、权威性对外杂志。《中国建设》英文版创刊于1952年1月。1960年以后,先后增出西班牙文版、法文版、阿拉伯文版、俄文版、德文版和葡萄牙文版,发行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0年10月又增出了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和台湾同胞为对象的中文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建设》杂志作为国家为数不多的对外宣传重要窗口,在世界上发出了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影响广泛。
“淇淇”是1980年1月11日被捕获的,仅仅过了一年多,它的矫健形象就亮相《中国建设》杂志1981年第4期各个语种版本的封面,传播到海内外,呈现在世人眼前。
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能有条件玩儿彩色摄影的人数量很有限。亮相《中国建设》杂志封面的这幅“淇淇”彩色照片的拍摄者李一方,时任新华社湖北分社摄影组组长,这位1948年参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担任摄影记者的资深专业摄影师,应该是有幸在“淇淇”被人工饲养早期为“淇淇”拍照的为数不多的摄影师。
资料来源:网络
在《中国建设》杂志1981年第4期内文中,用突出位置、2页篇幅刊登由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研究组主要成员、亲自带车将“淇淇”从湖南城陵矶接回武汉中科院水生所的刘仁俊撰写的“白鳍豚‘淇淇’饲养成功”一文。文章从“淇淇”被捕获并成功饲养、治伤、科研所获、声学上的奇迹等几个方面做了通俗易懂的详细介绍,其实也是对我国开展白鱀豚研究早期阶段成果的一个科普总结,今天读起来仍然很有趣味。
《中国建设》杂志1981年第4期中文版内文
《中国建设》杂志1981年第4期英文版内文
该期杂志在刘仁俊“白鳍豚‘淇淇’饲养成功”一文版面配发了同样由新华社摄影记者李一方拍摄的另外4幅黑白照片,如今也成为纪念“淇淇”的宝贵影像史料。
白鱀豚“淇淇”
李一方摄影
饲养人员在为“淇淇”配食
李一方摄影
喂食
李一方摄影
给“淇淇”治伤
李一方摄影
欢迎光临“海翁伯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保护长江江豚和中华白海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