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7、“淇淇”的死因:高寿自然死亡

(2019-03-28 14:45:30)
标签:

白鱀豚

白鳍豚

国宝

全记录

电子版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137 

  

 “淇 淇”传 奇

八、暮年“淇淇”让人怜

 

“淇淇”的死因:高寿自然死亡


 

137、“淇淇”的死因:高寿自然死亡 

淇淇靓影

摄影:王小强

 

 “淇淇”是国宝中的国宝,与普通的动物不同,它突然离世,更引发许多关注它、喜爱它的人们的疑问与猜测:714日,武汉气温高达40,“淇淇”是不是被热死的?

《人民网》2002716日迅速转载《武汉晚报》的报道澄清事实:

  水生所副研究员张先锋认为:“这种说法没有根据。”“淇淇”居住的白鳍豚馆安装有先进的调温系统,水温一旦超过28度,系统会自动启动,将水温控制在23-25度之间。不过,“淇淇”今年以来老了许多,食量下降了,体重下降了,活动能力也减弱了。它的死因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要作专门的病理切片分析以及专家会诊才能确定,天热可能是一个诱因。

    《长江日报》同日也刊登报道说:“由于‘淇淇’生前胰腺、消化系统等就有一些毛病,已请医学院权威专家参与解剖研究,估计两三天之后会查到具体死亡原因。

 但并没有等到两三天之后。717日,荆楚在线、楚天都市报已迅速刊登报道“专家认定白鳍豚‘淇淇’是高寿自然死亡”:

  生物学家和医学专家昨日认定,7月14日辞世的白鳍豚“淇淇”系高寿自然死亡。

昨日下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鲸类专家王丁、张先锋会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学专家林军、林宇辉等,对“淇淇”的死因进行了分析。参加分析的医学专家此前曾多次参加“淇淇”的体检等医疗工作。

根据解剖结果,专家们排除了窒息或梗阻死亡、心肌梗死致死或急性呼吸衰竭的可能,也未见脏器出血坏死性病变等。

 中科院水生所对“淇淇”尸体解剖情况报告中记载:在“淇淇”食道上部与咽喉部堵塞着一条未完全消化的饵料鱼残体,食道中下部自上而下亦附有另外3条个稍小的饵料鱼残体,胃里有1条已基本消化的饵料鱼残体。在它的幽门中还有11粒小石头。

 “淇淇”确实已经老态龙钟了。


 

137、“淇淇”的死因:高寿自然死亡

(待续)

欢迎光临“海翁伯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