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136
中 篇
“淇 淇”传 奇
九、“淇淇”最后的生命传奇
“淇淇”:世界人工饲养淡水豚的“寿星”
曾把“淇淇”比做自已儿子的白鱀豚馆馆长赵庆中介绍说,“淇淇”约25岁的“高寿”,相当于人类年龄70多岁。
“淇淇”生前的珍贵影象
摄影:Steve
Leatherwood、王丁
据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在《白鱀豚生物学及饲养与保护》和《长江女神白鱀豚》等书中提供的资料,世界上5种淡水豚,人工饲养过其中3种,即亚河豚、恒河豚和白鱀豚。印河豚和拉河豚没有人工饲养的报道。
恒河豚是世界人工饲养最早的淡水豚。早在1897年印度加尔各答就饲养过1头,但只存活了10天。日本鸭川海洋世界引进饲养过5头恒河豚。瑞士伯尔尼大学大脑解剖研究所从1969-1973年先后引进过8头恒河豚。

恒 河 豚
资料来源:哔哩哔哩网VictorVonDoom专栏
亚河豚是世界人工饲养数量最多的淡水豚。据20世纪50-70年代的统计资料,全世界人工饲养过的亚河豚达100多头。仅美国一个国家,从1956年到1966年10年间,先后共饲养亚河豚达70多头,其中1965年一年中就饲养34头。其他国家饲养亚河豚数量不多,日本鸭川海洋世界1968年饲养过2头,德国杜依斯堡动物园1975年一次引进过5头。

亚 河 豚
资料来源:中恐网
只有白鱀豚从未出过国境,仅在本国进行了人工饲养,饲养过的数量也最少,只有7头。
人类为饲养淡水豚付出了高昂代价。从人工饲养过的3种淡水豚资料看,恒河豚饲养的时间最短,其中瑞士伯尔尼大学大脑解剖研究所饲养最长的1头成活仅5年多。其他饲养的恒河豚都没有超过1年。
人工饲养亚河豚的成活率也并不高,美国从1956-1966年共引进亚河豚70多头,成活只有19头。但由于饲养的数量多,积累的饲养经验相对更成熟,所以世界人工饲养时间比较长的淡水豚“老寿星”都是亚河豚。
原来排名第一的“老寿星”是美国匹兹堡动物园饲养的名字叫“Chuckles”的雄性亚河豚,译成中文是“笑”。亚河豚“笑”于1970年10
月23日从哥仑比亚引进,在匹兹堡动物园一直孤零零地生活了32年,于2002 年2月20日因肾衰竭去世(竟与“淇淇”同年,仅相差5个月),匹兹堡动物园专家认为它在寿终时大约34岁。

美国匹兹堡动物园亚河豚老寿星“Chuckles”
资料来源:刘仁俊《长江女神白鱀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另外两位“老寿星”都是德国杜依斯堡动物园1975年一次引进5头亚河豚中的幸运者,当中1头是当年引进的成年大豚,德文名字叫“Vater”,译成中文是“父亲”;另一头是引进时的幼豚,德文名字叫“Baby”,译成中文就是“宝宝”。“Vater”和“Baby”虽然都是雄性,但与“淇淇”和“Chuckles”孤苦伶仃相比,它们在杜依斯堡动物园人工饲养池里始终相依为命,还算比较幸福。2006年10月9日,“Vater”因年迈体衰无疾而终,它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活了31年,未能打破匹兹堡动物园“Chuckles”的记录,但专家们估计它在被捕获时的年龄在10-20岁,也就是说,“Vater”的寿命至少40多岁,相当于人类八、九十岁,是当之无愧的“老寿星”。而“Baby”仍然健在,只不过也过起了孤苦伶仃的生活。欣慰的是,截止2008年,“Baby”已经以33年的寿命创造了人工饲养淡水豚时间最长的新记录!衷心祝愿“Baby”健康长寿!

德国实寄邮资片,左图为杜伊斯堡动物园
两头亚河豚“Vater”和“Baby”在嬉戏
(博主收藏)
除了这3头亚河豚“老寿星”,排第4位的就是我们中国的白鱀豚“淇淇”。
日本鸭川海洋世界1968年10月22日引进的1头雄性亚河豚,死于1986年4月12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活了16年。
不知注意到了没有,世界人工饲养的淡水豚,所有长寿者清一色都是雄性。
补记:
拙作出版于2012年。据哔哩哔哩网VictorVonDoom专栏
2018年1月16日发文“河豚(Rivre
dolphin)以及广义上的淡水豚”载:截止到2015年,全世界圈养的活体淡水豚仅有3头,都是亚河豚,分别在委内瑞拉巴伦西亚水族馆、秘鲁Guistochca动物园和德国杜伊斯堡动物园(即“Baby”——博主注)。委内瑞拉巴伦西亚水族馆饲养的亚河豚还是世界唯一用于表演的亚河豚。

委内瑞拉巴伦西亚水族馆世界唯一用于表演的亚河豚
资料来源:哔哩哔哩网VictorVonDoom专栏

(待续)
欢迎光临“海翁伯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