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网友心仪白秋练

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悲情国宝全纪录电子版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25
上
“长江女神”传奇
网友心仪白秋练
《白秋练》讲述的这段白鱀精灵与人间书生的旷世情缘世代流传,不知感动了多少青年男女。当人类走进新纪元的时候,有更多的网友可以在虚拟空间尽情地倾诉、抒发对白秋练和她的这段旷世情缘的喜爱、欣赏、向往和思考。网友们自由表达的这些心语,比专家学者们的严谨评论更直率、更坦诚、更真挚、更丰富多彩,更能反映和记录这个时代。笔者从这些网友海量的心语中撷取点滴,以白纸黑字复制在这本白鱀豚生死全记录中,以飨读者,也让当代网友的这些心语伴随着白鱀豚和白鱀精灵白秋练一道生生不息,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网友“寂寞的风的BLOG”——“ 神鬼世界中的女文学青年——白秋练”:
丹麦的安徒生在《海的女儿》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善良可爱的美人鱼形象,而我们的蒲仙在《白秋练》的故事里,为我们写了一个爱好诗歌的美人鱼的故事,他创作的美人鱼的故事比安徒生还早了一百多年。
……
在这篇故事里,古典诗歌不仅是爱情的媒介,还是治病的良药。两个人因为喜欢诗歌爆发了火山般的爱情。
……
在这篇故事里,蒲仙巧妙的把诗歌当成爱情的媒介,治病的良药,他写的白秋练不仅具有鱼类的特点,还喜欢诗歌,重情重义,实在是文学青年的梦中情人。曾经也是一个文学青年,所以特别喜欢白秋练,读罢掩卷,仿佛看见一个女子仍在月光下倾听,深夜的风徐徐吹过,她嫣然微笑,衣袂飘飘,像要御风而去……
网友“阳光和雨水的BLOG”——“ 《聊斋志异》读后记之《白秋练》”:
白秋练与慕生,是以诗为媒相携百年的,也因此白秋练成为了一个超级诗迷形象。诗文实现了白秋练生命的寄托,成为了与慕生的志趣结合点。同时蒲氏也送给了读者一个因诗寻爱、迷诗智巧、靠诗活命的奇女子。
……
故事的发生与发展,皆缘于诗,诗为媒,为良药,借诗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真不知白秋练是嫁与了慕生还是嫁与了诗,诗是白秋练如海水般的活命之物。
……
诗,这思维的灵性的火花,成为了白秋练的挚爱,关乎了爱情与生命。白秋练只是一个白骥……如此的物种,有了灵性,喜欢上了人间最精神化的东西——诗歌。它外形接近人,而精神气质竟然直抵人的最高境界,何等的生物有如此的慧根呢?它为什么喜欢诗文呢,蒲松龄为什么赋予诗歌如此的魅力呢?从作品中可以知道,白秋练迷恋的不仅是慕生,更是诗歌,是慕生身上诗的特性。诗歌的诱惑力竟然如此之强,但为什么让一个非人的物种痴迷到诗上呢?世人怎样呢?是经济冲淡了诗文的价值,还是时代已经抛弃了原本精华的东西呢?我们是困惑的,蒲氏当是明白的。当我们看完《白秋练》的时候,真是高兴,为有如此的一段佳话而兴奋,羡慕煞人了;但仔细想来,好像其中颇有甘苦!
网友“呦呦鹿鸣的BLOG”——“浅探《聊斋志异》对‘载道’之美的解构”:
小说的主人公慕生与白秋练是真正的爱美者:他们之爱诗,不为名利,只为精神享受;他们爱的,不是“载道”的诗,而是爱情诗、春怨诗、悼亡诗之类抒写人的性情的诗歌,是诗中具有的声色、形式之美。这种美不但治好了他们的重病,而且,白秋练死后,慕生一天三遍为她吟诗,竟能使她“不朽”,为日后的复活奠定了基础。这美丽的故事,令人想起北欧的神话传说:诗神勃拉琪动听的歌声、琴声使载他的船离开了黑暗的死亡国的边界,漂到了阳光下的岸边,使枯凋的树发了芽,树林中充满了生机。
网友“心灵的裸奔的BLOG”——“水妖的歌声”:
梦象一片黑色的大海,水面氤氲缭绕,缥缈而虚无……
又见那白色的身影,在遥远的水面舞蹈,在层层的雾纱后面,浅唱低吟,摇曳生姿……
网友“ruominzijff的BLOG”——“在诱惑与障碍之间”:
所作诗赋也不限于香词艳曲,只是吟诗,也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最著名的由吟诗引发的爱情当属聊斋先生的《白秋练》。连死了也要吟诵杜甫的《梦李白》,真是古人才能想出、才能享有的清韵文华!
网友“西山文雨的BLOG”——“《聊斋》美女知多少”:
这是一个多彩迷人的世界,蒲松龄妙笔生花,极写诸多美女的明艳秀丽、热忱善良、温婉可爱和她们的真挚爱情。
……
我们看蒲翁的爱情故事,那么多的狐鬼精灵,虽然只不过是“狐鬼精灵”,但是却总有一点追求在心头。她们或者追求爱情,或者渴望得道,或者乐善助人,或者惩处恶人恶鬼……她们的生活就有了动力,她们的生命就有了光彩……白秋练也是一位敢于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美女,她的故事可以说是《聊斋志异》中最美的故事之一了;她克服了重重阻力,终于得到了她向往的爱情生活。
……
白秋练的美首先表现在容貌上和气质上,进而表现在她的才华与学识上,表现在她处理事情的冷静与能力上,同时还表现在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和真挚上,难怪真君都要说:“想不到此物如此风雅多情,老龙王又何得荒淫!”把白秋练的故事放在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白秋练简直是美的化身!
网友“任家湾望山的BLOG”——“聊斋系列---白秋练”:
自来波静如横练
我在秋天里上岸
千里楚地皆无声
独一片清吟动白帆
隔窗看
诵声不绝心已起微澜
看这一阵遗憾
想那一种孤单
全在诗文旧篇里浮泛
和你共读在那扇窗
一线灵犀将你我点燃
缠绵病榻忧难减
谁与我念那片江南
江河岁月不知岁
却甘愿困在浅湖滩
一声声
响遏行云忧思随风散
舀一勺旧湖水
听一阵五更残
秋雨中举起这把旧伞
这水终不是故乡水
过尽三山难跃这道槛
共翻开唐宋故卷
挑灯剪花里促膝谈
忘了这鱼身
这一种世界才多美满
网友“速溶咖啡的河流的BLOG”——“人间不见白秋练”:
《白秋练》是聊斋中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
……
而白秋练让慕生每日念诵为她吊命的诗,是杜甫《梦李白》,细思亦绝妙:“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水深浪阔,鱼龙潜跃,云雾缭绕,这便是神秘的楚地、长江与洞庭自古给人的想象吧。
我对这个情节尤其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也是生长在长江洞庭之滨的楚人。
……
还记得某次从武汉回家,经岳阳过洞庭,等轮渡的时候我下车走去湖边。刚走下岸边石阶,银波万顷,湖风浩荡,那时一瞬间的冲动就是,跳进湖里,和水波融为一体。
……
白秋练自然不是寻常女子,与聊斋中众多花精狐鬼类似,她也是世上的精灵——她是湖中的一头“白骥”所化。所谓白骥,便是白鱀豚了。在聊斋的时代,白鱀豚应该是寻常可见的。
……
而今天,他们说,白鱀豚已经灭绝了。
写到这里,悲从心起。
长江和洞庭是我的,也是白秋练的。然而她已绝裾而去。
上穷碧落下黄泉,人间不见白秋练。
网友“碧水寒映一天星”的博客“寻找白鳍豚——为延续古老的爱情神话”:
洞庭湖的烟波静谧、温柔充满神秘。月夜或是清晓水气氤氲更显洞庭的深邃与奇幻!我想这也就是洞庭能发生动人爱情的深源所在吧!就像白秋练的传说……白秋练就是那个妖精幻化而成的女子,而她其实就是一头白鳍豚!
……
白秋练就是这样的一头白鳍豚。不同的是秋练多了一份人性、一股灵气、一副倾城之貌,以及一颗人心,另外不失妖精的黠慧。这种黠慧是秋练体现出的最大特点,也是在小说中秋练可以取胜的关键……那种胜券在握的自信及长远的目光与其说是睿智到不如说是狡猾与聪慧的完美结合,因为她毕竟是妖精,白鳍豚变成的女子!
……
……
然而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场生态灾难,更是我浪漫梦想的破灭,美丽神话的消亡。谁来将这梦幻重拾?谁来将这神话延续?所以我在寻找,寻找白鳍豚!我不相信白鳍豚就这样悄无声息得消失在长江的波涛之中,它们一定还在,因为它们是最具灵性的水兽。作为秋练的同类它们也一定具有妖精的黠慧……或许又有那个聪慧顽皮的白鳍豚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上岸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如果真是那样我也愿向真君祝祷,也求书一“免”字,请求免除白鳍豚的灭顶之灾,愿种族永存、繁衍不息。
所以我更想去寻找白鳍豚,我也希望会有更多人和我一同关注白鳍豚的命运。失去了白鳍豚《白秋练》的故事就失去了一面承重墙,因为已经没有一个实体去承载作者想表达的深层理念。
作夜偶得一清梦。清晓独行于洞庭之滨,水气氤氲。丈距,似有一女子影影绰绰碎步前行。近之,见其落香巾于地而怒觉。遂为拾起,视之,上题“也闻清吟贾舟中,愿付相思解凝忧。但求携游洞庭水,不慕贵奉水晶宫。”之词,惊之。此即表秋练之志也。环顾则女子已无踪矣。恨之,无缘悉其倾城之貌,表叹服之情。遂归投其香巾于水,顷刻渺然,忽见白鳍衔其而去。大呼:“秋练何往?”既新醒。叹终不得见矣!
逝者已矣,在这个世界上正在消失或即将消失的,绝不只有白鱀豚而已,我们没有太多时间悲伤,再不能让这个曾经,现在仍可说是生机勃勃的世界走向不可知的未来了,这也许是善良的白鱀豚临终前传达给我们的最后消息吧,愿她在另一个世界里,可以无牵无挂地和那位慕生蟾宫一起,再也不见尘世喧嚣。
网络上还出现了白秋练主题的音乐创作。其中,网友“半面桃花”用日本网络歌曲《镇命歌》填词创作的网络歌曲《白秋练》,采用非常流行的念白与演唱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对世代流传的白秋练的人豚爱情故事作了新的演绎:
【男念白:罗衣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
太平万岁字当中】
挑灯夜读,琅琅书声诗赋
桂月静湖,窃窃偷得相顾
意动心浮,夙夜羞情几斛
窗影憧憧徘徊是谁在踯躅
罗衣叶叶,怀春心事轻吐
相思病苦,要等你打破世俗
水深幽幽,泊船难再北渡
沙石重重阻隔了谁的回路
娇柔楚楚解衣相抚却道羞红烛
一场鱼水欢娱,沾惹情花露
离合定数一卦占卜只说眼前顾
若是人言糊涂,叛道又何如
【女:去年我这样,想不到今年你也这样病了!我来给你念首诗好不好?】
【略停顿后,女念:罗衣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萍水相逢海誓山盟高吟声声声
不想苛求永恒,相守这一生
李白一梦死而复生低吟声声声
不与天争,只和你共这一生
这首《镇命歌·白秋练》在网上传播很广,许多爱好音乐又喜爱白秋练的网友纷纷翻唱传到网上,表达自己对白秋练的情愫。
“长江女神”白鱀豚幻化成的美丽形象白秋练人见人爱。但谁又能想到,就在白秋练的美丽形象广泛流传的时候,白秋练的原型——白鱀豚却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悄然消失,一失足成千古恨!
“长江女神”白鱀豚已成了传说。
白鱀精灵白秋练却永远不会消逝。
只是,当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津津乐道讲述、欣赏和演绎白秋练的爱情故事的时候,他们能理解这个白鱀精灵吗?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